都支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
?—613 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素子。好读书,善骑射。以军功入仕,位至柱国。后拜郢州刺史,吏民畏服。袭爵楚国公,为礼部尚书。广交天下名士。因见天下将乱,炀帝猜忌日甚,恐受害,乃密谋起事。大业九年(613)炀帝攻高丽,受命驻黎阳监督粮运。乃以“为天下解倒悬之急,
官名。三国蜀置,诸葛亮收伏姜维后,辟其为仓曹掾,加此职,封当阳亭侯。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大通三年(529) 罢。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姜维曾任此将军,掌征伐。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南朝梁武帝曾一度置此将军。
元婴曾孙,嗣滕王涉子,袭父封。天宝中官至左金吾将军。(,参见《新唐书》)
杭州(今属浙江)人。始为翰林侍书待诏,深得太子(顺宗)亲信宠爱。顺宗即位,拜左散骑常侍、待诏,往来宫中,通过宦官李忠言禀报情况。时人多与之交结。与王叔文同黜,贬开州司马。(,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杭州人。始为翰林待诏,德宗时累迁殿中丞、太子侍书,时王叔
一作子公道。北宋置,属宛丘县。在今河南淮阳县境。
指文章或绘画的传神绝妙之处。《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完一人像,几年都不点上眼睛。有人问为什么,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偏正 使文章传神、警辟升华之语。语本《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例]好的文章往往有~。△褒义。多用于写作绘画方面。【词语点睛之笔】 成语:点睛之笔汉语词典:点睛之笔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仁布县。
【介绍】:宋人,字大举。鬻书自给,尝手写孙思邈《千金方》鬻之。凡借本校勘,有缝折蠹损处,必粘背而归之;或彼此有差讹,则书札改正而归之。年至八十余,筋体强壮,耳目聪鉴,每写文字,无点窜之误,至死方搁笔。
南朝 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著称,见《宋书.谢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南屏僧》:“净慈寺主讲明中(大恒),善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诗五言特隽……皆不愧高人吐属。示寂时寿五十八。辞世偈曰:‘五十八年一报周,谢
地基下沉。《宋书五行志》一:“晋武帝太康五年(284)五月,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殿又陷,改作庙,筑基及泉,其年九月,遂更营新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陈勰为匠,作者六万人。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庚寅,梁又折。”又《五行志》五:“惠帝元康四年(294)二月,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