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食其
秦末泗水沛(今属江苏)人。二世元年(前209),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反秦。楚汉战争时,与刘邦父母及吕雉同为楚军所俘,以此得幸于吕雉。高帝六年(前201),封辟阳侯。惠帝时,以行为不端,几被诛。高后元年(前187),为左丞相,常监宫中,公卿皆因决事。诸吕诛灭后,得以幸免。后为淮南王刘长所杀。
【检索审食其 ==>】 古籍全文检索:审食其 全站站内检索:审食其
秦末泗水沛(今属江苏)人。二世元年(前209),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反秦。楚汉战争时,与刘邦父母及吕雉同为楚军所俘,以此得幸于吕雉。高帝六年(前201),封辟阳侯。惠帝时,以行为不端,几被诛。高后元年(前187),为左丞相,常监宫中,公卿皆因决事。诸吕诛灭后,得以幸免。后为淮南王刘长所杀。
读音:Wōluótè【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莫何罗之妻为倭罗特氏(260)。
即“龙骥”(495页)。
又作左蠡。城名。东晋卢循所筑,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晋书卢循传》:义熙六年(410),卢循为刘裕所败,“欲遁还豫章,悉力栅断左里”。即此。 里,又作蠡(《太平寰宇记》),因在彭蠡湖(今鄱阳湖)之左得名。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北左蠡山下。《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
清代地方僧官。藏族。任札什伦布寺卓尼尔。康熙四十三年(1704),西藏汗王拉藏汗与第巴桑佶嘉措矛盾相争,应三大寺请,五世班禅罗桑益喜遣其赴拉萨与三大寺共同调解双方矛盾,达成协议,拉藏汗返青海。次年,返扎什伦布寺。拉藏汗于藏北那曲暗结蒙古军,准备南下袭拉萨,班禅闻讯后,再次派他往拉萨会同三大寺代表抵纳曲,劝阻拉萨汗勿举兵,被拒。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附《贾岛》:“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当其苦吟,虽逢值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呼诘之,久乃得释。”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岛)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唐朝诗人贾岛,
见“海青牌”(1939页)。
序云:“余归石湖,往来田家,得岁暮十事,采其语各赋一诗,以识土风,号《村田乐府》。其一《冬舂行》:腊日舂米为一岁计,多聚杵臼,尽腊中毕事,藏之土瓦仓中,经年不坏,谓之冬舂米。其二《灯市行》:风俗尤竞上元,一月前已买灯,谓之灯市,价贵者数人聚博,胜则得之,喧
即骆驼咀。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浏阳河入湘江口。《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以马希崇为监军; 又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将骑兵屯驼口,扼湘阴路”。胡三省注: “浏江口有骆驼咀,因谓之驼口。”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北浏阳河入湘江口。《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以朗州兵袭击长沙,马希广“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将骑兵屯驼口
元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南)人,字耘夫。延祐进士,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历礼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时入为监察御史,除太禧宗禋院都事,建言治理黄河。至正三年(1343),为户部侍郎。次年,由都水监迁刑部尚书,出为山东廉访使。六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因
又名一条城堡。明置,属金县。在今甘肃皋兰县东南黄河南岸。《清一统志·兰州府二》:一条城堡“在金县东北一百里。明万历二十五年,兵备张栋以龙沟堡改建一条城,移党家堡守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