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介绍】:
李商隐七律诗《哭刘賁》尾联。“风义”即情谊;“哭寝门”是指按照《礼记·檀弓上》的哭吊老师的礼节来祭吊刘赞。两句诗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正直敢言的刘賁含冤客死异乡的悲恸,而且突出了对刘賁高风亮节的由衷钦仰,显示了与刘賁深挚情谊的政治基础。
【介绍】:
李商隐七律诗《哭刘賁》尾联。“风义”即情谊;“哭寝门”是指按照《礼记·檀弓上》的哭吊老师的礼节来祭吊刘赞。两句诗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正直敢言的刘賁含冤客死异乡的悲恸,而且突出了对刘賁高风亮节的由衷钦仰,显示了与刘賁深挚情谊的政治基础。
心神安宁,泰然自若。《醒世姻缘传》一○○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 并列 心神安宁、安适。《醒世姻缘传》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多用于描写心神方面。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岸外岔沟村。民国《辑安县志》卷1:“外岔沟门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前临鸭绿江,交通便利,杂货商三十余户。商业为全境之冠。”
【介绍】: 三国吴人。为州治中。相传少习仙术善解云飞。每夕辄凌虚归家,晓则还州。尝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鹄至阙前,回翔欲下,威仪以石掷之,惊还就列。时步骘为广州,恶而诛之。 【卢耽作品 ==>】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明万历六年(1578)南阳白莲教袭据平氏店,即此。 即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平氏。明属桐柏县。万历六年(1578年)南阳白莲教众曾袭据此地。
”戴复古《哭赵紫芝》:“东晋时人物,晚唐家数诗。瘦因吟思苦,穷为宦情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赵天乐……作晚唐诗,‘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白石岩》云:‘起来闲把青衣袖,裹得阑干一片云。’又云:‘有约不来过夜半,独敲棋子落灯花。’《移居》云:‘笋从
【介绍】:唐代诗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生年不详。咸通以来,累举进士不第,因依附宦官,与秦韬玉等合称“芳林十杰”。乾符六年(879)官台州刺史。广明元年(880)后,充鄜延节度使从事。怒杀歌妓杜红儿,复思之,遂作绝句百首,追感其冤。中和元年(881)前后被杀。有诗名,与罗隐、罗邺合称“江东三罗”,成就最下。长于七绝,词藻富赡。组诗《比红儿诗》百首,盛行于时,是唐人专门以妇女为题材诗作规模较大者
唐至德二年(757)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乾元元年(758)改为升州。 唐至德二载(757年)置,治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句容、溧水等市县及安徽省当涂县地。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改名昇州。
官名。金代始置,为詹事院属官,属东宫。分设左、右,均正六品。掌赞谕道德,侍从文章。明清为詹事府属官,掌记注纂修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赞善大夫设,亦分左、右,各二人。二十五年,改隶詹事府之左、右春坊,定秩从六品。清顺治九年(1652)沿设,左、右各二人,皆
【介绍】: 明人,字季长。工书,善画树石,俱有深致,浓淡有无之间,极映带之妙,又善指头画。 【吴序作品 ==>】
亦译“习不失”。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酒醒”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经常酗酒,屡悖其母,其母徒单氏即把乌古出之子命名为辞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