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梁书·冯道根传》

《梁书·冯道根传》


梁书
原文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还以进母。年十三,以孝闻于乡里。郡召为主簿,辞不就。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师入汮口,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及显达败,军人夜走,多不知山路;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寻为汮口戍副。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矣。”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天监二年,为南梁太守,领阜陵城戍。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八年,迁贞毅将军、领汝阴太守。
    道根性谨厚,木讷少言。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当时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微时不学,既贵,粗读书。自谓少文,常慕周勃之器重。
    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征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既至疾甚,中使累加存问。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二》,有删节)

译文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地人。冯道根幼时失去父亲,靠帮工养活母亲。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他得到好吃的东西,自己不敢先吃,一定要赶紧回家进献给母亲。年仅十三岁,就因孝顺而闻名多里。郡守召他当主簿,推辞没有接受。齐朝建武末年,魏朝皇帝拓跋宏侵犯攻陷南阳等五郡,齐明帝派太尉陈显达率众军再收复五地。军队进入汮口,道根与乡人用牛肉和酒犒劳陈军,趁机劝说陈显达:“: 汮水迅猛湍急,前进很难,后退容易;如果魏军守住隘口,那么,你们将首尾难顾,形势危急。不如将船舰全部丢在酂城,军队并行而进,挨次建立营寨,击鼓前进。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马上就可以攻破魏军。”陈显达不听。等到陈显达为魏人所败,军人连夜逃跑,却大多不认识山路,道根每到险要之地,就停下马来指路,众人靠道根而得以保全。不就担任汮口戍副。齐永元中,因为母亲去世,冯道根回到家。听说高祖建立义师,道根便对亲友说:“因战事而不能守孝,古人并不避讳,扬名后世,这难道不是孝顺吗?时机不可丧失,我走了。”道根领着能够打仗的乡人子弟,全部归附了高祖。
    天监二年,担任南梁太守,兼任阜陵城戍。道根刚到阜陵时,修城池,远派侦察兵,就像敌人将来一样,众人都取笑他。冯道根说:小心防御。勇敢作战,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城池还没有修好,遇到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兵二万,铺天而来。道根修的壕沟堡垒尚不坚固,城中人又少,大家都大惊失色。道根命令大开城门,慢慢整装登上城门,选出精兵二百人出城与魏军作战,打败了魏军。魏军见梁人闲适,况且作战又不利,于是退军。八年,迁任贞毅将军,兼任汝阴郡大守。
    冯道根性格谨慎敦厚,木讷少言,每次征战之后,道根总是不说自己的功劳。他的部下有人埋怨责备他,道根解释说:“明主自会明白功劳的多少,我们操什么心呢?”高祖曾经将冯道根指给尚书令沈约说:“这个人不谈论自己的功劳。” 沈约说:“这是陛下的大树将军哪!”在州郡,冯道根温和地管理,清静太平,为部下所思念。在朝廷,虽然地位显达而性格不奢华,他居住的房屋墙壁不加营缮,没有兵器、服饰、侍卫,进入室内则空空的,就像贫贱的士人家一样。当时的人们佩服他的清廉淡泊,高祖也非常看重他。道根年轻位低时没有学习的机会,地位升高后,才粗通文墨,自称缺少文采,经常羡慕同勃因才能而受到重视。
    冯道根担任豫州刺史时间不长,得病,上表请求回京。皇帝召他担任散骑常侍、左军将军,等到病情更重,中使多次探视道根。普通元年正月,去世,终年58岁。 

《梁书·冯道根传》    

猜你喜欢

  • 邓晨

    ?—49 东汉初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伟卿。世吏二千石。新莽末,率宾客从刘秀起兵反莽。更始立,任偏将军、常山太守。及刘秀定河北,发郡积射士千人助之,转输军需补给甚力。刘秀称帝后,封房子侯,历任光禄大夫,中山、汝南太守,行廷尉事等职。曾命都水掾许扬主持修复汝南

  • 圁水

    ①亦作圜水。即今陕西北部神木、榆林、佳县等境之秃尾河,为黄河支流。《水经·河水注》:“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地理志》曰: 圁水出西,东入河。”②一作圜水。即今陕西省北部秃尾河。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上郡白土县:“圜水出西,东入河。” 《水经·河水注》: “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又径圁阳县南,东流注入河。”古水名。即今陕西省北部

  • 图伯特

    ①(1755—1823)一译图默特。清新疆伊犁锡伯营正黄旗人,伊拉里氏。幼随父母自盛京(今沈阳)移驻伊犁。嘉庆四年(1799)任锡伯营总管。七年至十三年间,创修锡伯渠,垦地七万余亩。十五年,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②清代西藏之别称。又作退摆特、土伯特或图白忒,是唐代吐蕃的音

  • 萧特谋

    【生卒】:?——1132本纪作萧特谋葛,耶律余睹党羽,补官蔚州节度使。天会十年,因余睹谋反事株连,自杀。

  • 丘懋炜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以鄂,号肯贻。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传神宗宠郑贵妃,流言谓郑妃子福王将取代太子。懋炜上疏请先斩贵妃兄郑国泰以谢天下,然后斩自己以谢郑妃。直声震朝野。后以忤中官谪处州知府。 【丘懋炜作品 ==>】 

  • 顺天门

    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外城西墙南门。《宋史钦宗纪》: 靖康元年 (1126) 春正月,金兵犯京师,“统制官马忠以京西募兵至,击金人于顺天门外,败之”。 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西面南门。《宋史钦宗纪》:靖康元年(1126年)春正月,金兵犯京师,“统制官马忠以京西

  • 给黄门郎

    官名,为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秦和西汉有给事黄门,到东汉与黄门侍郎合为一职,称给事黄门侍郎,也简称给黄门郎或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车驾出,给黄门郎兼受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右属光禄勋》。

  • 李元缃

    【生卒】:1800—1874 【介绍】: 清山东章丘人,字叶初,一字青函。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同治初举孝廉方正,寻选授钜野训导。事亲以孝闻。嗜程朱之学。有《五子近思录注释》、《居业录注释》。 【李元缃作品 ==>】 

  • 折梅逢使

    源见“陆凯传情”。表示怀念远方亲友。明无名氏《四贤记.分歧》:“相知见招,情投漆胶,愿折梅逢使传音耗。” 【检索折梅逢使 ==>】 古籍全文检索:折梅逢使     全站站内检索:折梅逢使

  • 南匈奴

    东汉初匈奴分裂后南迁入塞附汉的匈奴人。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南部右奥鞬日逐王比,以不得立为单于,遣使至五原塞(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至乌拉特前旗一带)请求内附,为汉朝接受。从此匈奴分为南北。比自立为南单于,并袭用祖父呼韩邪单于旧号。二十六年,汉遣中郎将段郴等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