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作尸,見叔尸鐘(13件,集成00272-00284)、叔尸鎛(集成00285),即叔夷,春秋晚期人,宋國國君的後裔,其父為宋穆公之孫,其母為齊襄公的甥女,秦成公(一説杞成公)之女。齊靈公時(前581-前554年)仕齊。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年)十二月率軍滅萊,立有戰功;翌年五月戊寅,在淄陲,齊靈公賞給叔夷萊邑及其子邑(密)、其下三百縣,掌管萊徒四千。其後官至正卿,統率三軍,治理民事,掌管王家外内之事,屢有功勞;靈公又賜給馬匹、車輛、戎兵和萊僕三百又五十家。
【介绍】:
銘文作尸,見叔尸鐘(13件,集成00272-00284)、叔尸鎛(集成00285),即叔夷,春秋晚期人,宋國國君的後裔,其父為宋穆公之孫,其母為齊襄公的甥女,秦成公(一説杞成公)之女。齊靈公時(前581-前554年)仕齊。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年)十二月率軍滅萊,立有戰功;翌年五月戊寅,在淄陲,齊靈公賞給叔夷萊邑及其子邑(密)、其下三百縣,掌管萊徒四千。其後官至正卿,統率三軍,治理民事,掌管王家外内之事,屢有功勞;靈公又賜給馬匹、車輛、戎兵和萊僕三百又五十家。
会( ㄍㄨㄟ gu )稽: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竹箭:小竹。 东南地区的名产,有会稽的小竹。语出《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三国志.吴志.虞翻传》:“马融答书曰:‘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太平御览》卷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字幼安,长八尺,美须眉。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文选》卷三〇唐.李善注引晋.皇甫谧《高士传》曰:“人或牛暴宁田者,宁为牵牛著凉处,自饮食也。”三国时,管宁因天下大乱,故迁至辽东,隐居不仕,耕田以自给。后以“辽东田”用为隐耕之典。《文选》卷三〇谢朓《郡内登望》:“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元年 (1399),“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败绩”。即此。 在今北京市东。《明通鉴》: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与(李)景隆战于郑村坝,……景隆大败”,即此。
即“三传科”。 【检索三传 ==>】 古籍全文检索:三传 全站站内检索:三传
在今湖南澧县东北六十里双龙乡驻地顺林桥。明置驿。清置顺林巡司。
宋人。理宗宝祐间画院待诏。工画花禽,亦善人物、山水。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倬云,号竹堂。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主湖北书院、苏州平江书院讲席。工诗及古文。善画山水,晚年所作兰竹尤妙。有《晚翠楼集》。 【吴霁作品 ==>】
汉朝时船夫习戴黄帽,称为黄头郎。邓通是西汉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汉文帝时,只是个头戴黄帽的船工。后因偶然机会得到文帝宠幸,多次获得重金赏赐。邓通官至上大夫。后以“黄帽”为咏船夫之典,亦用以指代佞幸之臣。【出典】: 《汉书》卷93《佞幸传邓通传》3722页:“邓
《左传襄公八年》载:郑既从楚。子驷遂使王子伯骈告于晋,曰 :“君命敝邑:‘修而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今楚来讨曰 :‘女何故称兵于蔡?’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
【生卒】:889-951 陈州宛邱(今河南淮阳)人。初事后唐庄宗,从战有功,迁禁军指挥使。后晋天福年间从征镇州叛军安重荣有功,迁右厢都指挥使。后汉时曾任亳州防御使。后周初卒。 【生卒】:899—951 【介绍】: 五代时陈州宛丘人。幼沉厚,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为厅直。后晋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