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卜怜吉歹

卜怜吉歹

元朝大臣。又译卜怜吉带(台)、不怜吉歹(带、台)等。蒙古兀良哈氏。中书左丞相※阿术之子。初任宿卫,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父卒,以勋臣子袭领父军。二十年,与史弼统军镇压建宁黄华起义。二十七年,镇压婺州叶万五起义,迁江淮行省平章政事。谏加强防务策,以三军分别戍守沿海明、台、温、处、绍兴、婺等地,增加濒海沿江戍所,增置战船,均被采纳。大德(1297—1307)年间,调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不久罢官。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卒,扈从爱育黎拔力八达自怀州返大都(今北京),夺取帝位,官拜河南行省左丞相。延祐元年(1314),封河南王。

猜你喜欢

  • 同知节度使事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在节度副使下。官名。辽置,为节度使的副贰长官,位在使下,为地方军的副长官。见《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节度使职名总目》。

  • 岐头寨

    在今浙江乐清市南三十里黄华镇岐头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岐头寨“在县西南……海舟经此,必舣舟而后行,谓之转岐”。 即今浙江省乐清市南岐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巡检司于此。

  • 虎尾春冰

    《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王弼注:“履虎尾,言其危也。”《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孔传:“虎尾畏噬,春冰畏陷,危惧之甚。”后因以“虎尾春冰”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宋 朱熹《次择之所和生字韵呈伯崇》:“烦君属和增危惕,虎尾春冰寄

  • 龙湖鼎没

    同“龙去鼎湖”。北周庾信《黄帝见广成子赞》:“治身紫府,问政青丘。龙湖鼎没,丹灶珠流。”

  • 聂昌

    字贲远,原名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历右司员外郎,户部侍郎等。钦宗立,擢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支持陈东等请愿。附耿南仲以误国,拜同知枢密院,与耿南仲赴金,割两河地求和,至绛州,为绛州钤辖赵子清麾众杀死。建炎末,赠观文殿大学士,谥

  • 得胜

    在今广东省广宁县西。明万历四年(1576年)置营防守。

  • 历块过都

    《汉书.王褒传》:“纵骋驰骛,息如影靡,过都越国,蹶(疾行的样子)如历块。” 《文选》卷四十七北朝周.王子渊(褒)《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此言过都国,疾如行历一小块(土块)之间。后用以形容行动迅捷。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三:“龙文虎脊

  • 张养浩游京师,始与姚燧识。

    张养浩《牧庵姚文公文集序》:“走年二十四,见公于京师,时公直学士院。”(《归田类稿》卷三)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自称齐东野人,济南人,与曹元用、元明善号为“三俊”。年二十馀,山东按察使焦遂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以荐辟为礼部令史,入御史台。至大元

  • 胡言乱道

    胡言乱语。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清 孔尚任《桃花扇.骂筵》:“这妮子胡言乱道,该打嘴了。”参见“胡言乱语①”。 见“胡言乱语”。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这妮子~,该打嘴了。”

  • 可單

    读音:Kědān【音】 可音克、单音丹(70)。【综】 北魏时代北姓可单氏改为单氏,见《魏书·官氏志》(7,60)。疑即渴单氏之异译(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氏。《中国姓氏大全》音kěchán。其注云: “……亦作‘渴单’,后改姓单 (s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