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
梵语音译。一种树,其叶可以写字,古印度多用以抄写佛经,故用作佛经的代称。李商隐《题僧壁》:“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梵语音译。一种树,其叶可以写字,古印度多用以抄写佛经,故用作佛经的代称。李商隐《题僧壁》:“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东汉建安六年(201)置,治所在涪陵县(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酉阳、黔江、石柱、武隆等县及长江以东以南地。二十一年(216)刘备改为涪陵郡。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刘璋分巴郡置。治涪陵县(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属益州。辖境相当今重庆市黔
书名。三国蜀谯周撰。二十五卷。以司马迁《史记》中所记周秦以前史事,或采俗语百家之言,难以取信,乃依据古时典籍,纠正《史记》之错误。久佚。今有清黄奭辑本一卷,收入《黄氏逸书考》;章宗源辑本一卷,收入《平津馆丛书》。 【检索古史考 ==>】 古籍全文检索:古史考
在今四川纳溪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旧县城“元大德中,移县于江北, 以避水害,即此城也。至大初,复还今治。今亦谓之旧县坝”。
被:覆盖。群生:众多的人。把衣服覆盖在受寒的群众身上。比喻广施恩惠。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述宾 衣被,给人穿衣盖被;群生,众多的人。把衣服被子覆盖在受寒的群众身上。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赡足万类。”△褒义。用
至大二年迁去。见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
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城西。岑参《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
又称外江。古名湔水、雒江、牛鞞水。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东南部。《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上源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均出茂县与什邡市交界处的九顶山老鹰窝梁子南麓,南流到金堂县纳岷江分支青白江、毗河,至广汉市易家河坝始称沱江。河流穿行于平原与丘陵之间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之一,位于西安门内旧甲字库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负责藏贮各省解到茶、蜡、香料、颜料及铜、铁、木料等项物品,以备支用。初由户部理事官管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掌印郎中一人领库事,下设员外郎、司库、笔帖式、库使等分理库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度支部。官库名。清置,为户部三库之一。掌颜料纸朱的出纳。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司库二人,大使一人,笔帖式四人,库
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东南隅。《方舆纪要》卷35高苑县“隔会水”条下:“又马厩湾,亦在县东南。相传齐桓公牧马处。”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10《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注译评【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注释】 (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