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诸符檄皆合裴子野草创。

诸符檄皆合裴子野草创。

其为文典而速,不尚靡丽之词。《梁书•裴子野传》说:“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高祖目子野而言曰:‘其形虽弱,其文甚壮。’俄又敕为书谕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或问其为文速者,子野答云:‘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虽有见否之异,其于刊改一也。’”春泓按,所谓“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其实这个“心”,指的就是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所说之“术”,“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而这个“术”,在裴氏那里就是“制作多法古”,他精于文体,所以能够“为文典而速”。

猜你喜欢

  • 乐钧天

    同“乐奏钧天”。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尊河砥柱,班侍乐钧天。”

  • 艺文监丞

    官名。元于艺文监置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人,从五品,为艺文监的佐官,助理本监事务。

  • 朔州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重要战役。朔州在今山西朔县。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为取幽燕,再度北伐。兵分3路,其中西路潘美、杨业出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攻势最猛。两、三月中,连下寰(今山西马邑)、朔(今山西朔县)、应(今山西应县)、云(今山西大同)等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见状,急赴南京(今北京)督战。五月,宋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大败,战势逆转。辽圣宗遣大将

  • 黄皮室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黄皮室军。黄皮室为大帐皮室军之一。

  • 刁山坡镇

    在山东省平阴县北部,西靠黄河。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刁山坡,人口3000。明万历年间建村,原名小米庄,与村南大吉庄相邻,为避吉(鸡)吃米之嫌,寓“刁吃鸡”之意,改称刁山坡。1950年为丁口、刁山坡二乡,1958年属夏沟公社。1963年析设孔集公社,1984年属

  • 白杨口

    即白羊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村。又称白羊口。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白羊城。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明代为守御重地。《明通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以白羊口道狭,恐我军邀击,乃取昌平东北古北口旧路出”,即此。

  • 师其意,不师其辞

    师:效法,学习。意:指思想内容。 学习前人文章的立意,而不是模仿前人文章的辞句。语出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金.赵秉文《答李天英书》:“渊明、乐天、高士之诗也,吾师其意,不师其辞。”

  • 杨念如

    【生卒】:?—162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商人。五义士之一。天启中苏州人因周顺昌被捕,奋起击杀魏忠贤所遣旗尉。事后,念如与颜佩韦、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自认为首,被杀。 【杨念如作品 ==>】 

  • 张子信

    【生卒】:?—约577北齐河内人。颇涉文学。少以医术知名,恒隐白鹿山。武成帝大宁中征为尚药典御,后主(高纬)武平初,又以太中大夫征之,听其时还山,不常在邺。又善易卜风角。齐亡卒。

  • 八部大夫

    官名合称。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 (399)置。分掌京城周围诸部,共同处理国家日常政务。官名,北魏置。拓跋珪定都平城后,部族南迁,住在平城及其周围,置八部大夫,每部一人。掌督部民,劝课农耕,改游牧为定居耕种。其统辖地区称“国”。八部大夫即八部大人,简称八大人,又称八部帅。《魏书·官氏志》:“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十二月置八部大夫……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而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