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罕
蒙古语,汉译皇帝。鲜卑语有“可寒”,柔然、突厥、回纥、契丹沿用之,称国主曰“可汗”。蒙古建国后,第二代君主窝阔台(元太宗)称合罕,即可汗。元代文献中的“合罕皇帝”为元太宗的专称。
【检索合罕 ==>】 古籍全文检索:合罕 全站站内检索:合罕
蒙古语,汉译皇帝。鲜卑语有“可寒”,柔然、突厥、回纥、契丹沿用之,称国主曰“可汗”。蒙古建国后,第二代君主窝阔台(元太宗)称合罕,即可汗。元代文献中的“合罕皇帝”为元太宗的专称。
《隋书》作卑奢。两《唐书》称卑沙。属高丽国。即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大黑山古城。贞观十九年(645),唐征高丽,“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即此。 【检索卑沙城 ==>】 古籍全文检索:卑沙城 全站站内检索:卑沙城
清顺天人,字懋修。官浑源州知州。有《恒岳志》。
①借指孝亲之人。唐钱起《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诗: “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 ②借指隐士。唐皇甫冉《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诗: “人间当岁暮,田野尚逢迎。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参见:○老莱衣 【检索莱子 ==>】 古籍全文检索:莱子 全
在今乌克兰东南部。《元史·速不台传》:太祖癸未岁(1223),攻钦察,“又至阿里吉河,与斡罗思大小密赤思老遇,一战降之,略阿速部而还”。
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桂阳南部都尉置,属荆州。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南朝宋泰豫元年 (472) 改为广兴郡。南齐复为始兴郡,属湘州。辖境相当今广东清远、佛冈、翁源以北地区。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韶州复置,治所曲江县 (今
读音:yé【音】荼氏有三音,Tú、Shū(22)、Yé(80)。参见荼(Yé)。 【源】①殷时旧姓,见《潜夫论》(60,63)。或即屠氏所改(91)。②春秋时齐公子荼之后,见《姓考》(17,62)。③周礼地官掌荼之后有荼氏,见《希姓录》(22)。 【布】安徽淮南(362)、北京(91)、山东青州等地均有此姓。 【人】荼广,荼聚,汉时人(15,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字汇补》 收载并注
集镇名。在河南省西峡县东南部。田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明末建村,因地处山间小平川,多稻田,取名田川店。后讹为田关店,简称田关。有公路东接312国道。
见“一念之差”。王国维《红楼梦评论》3章:“但此~,而遂造出十九年之历史,与百二十回之事实,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何与?”
官名。清末修订法律馆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定额十人(第一、第二科各四人,编案处二人),奏补。辅佐总纂分别主管科处事务。
一作宿。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十里。《春秋》: 文公元年 (前626)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杜注: “卫邑,在顿丘卫县西。” 又 《左传》: 哀公二年 (前493) 六月,“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水经·河水注》: “故渎东北径戚城西。” 五代时梁、晋两军争夺德胜城时,数次交战于此。《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梁将戴思远攻德胜北城,帝命李嗣源设伏于戚城。” 即此。古邑名。又作宿。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