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王兴
古夜郎国末代君长。西汉河平二年(前27)与邻国鉤町(今云南广南一带)王禹、漏卧(今云南罗平一带)侯俞相攻。汉遣使调解遭兴拒绝,复命陈立为牂柯太守,前往处置。陈立召兴于且同亭,数其罪而杀之。兴之妻父翁指及兴子邪务聚二十二邑反汉,亦被陈立平定,夜郎亡。
【检索夜郎王兴 ==>】 古籍全文检索:夜郎王兴 全站站内检索:夜郎王兴
古夜郎国末代君长。西汉河平二年(前27)与邻国鉤町(今云南广南一带)王禹、漏卧(今云南罗平一带)侯俞相攻。汉遣使调解遭兴拒绝,复命陈立为牂柯太守,前往处置。陈立召兴于且同亭,数其罪而杀之。兴之妻父翁指及兴子邪务聚二十二邑反汉,亦被陈立平定,夜郎亡。
官名。五代置,为诸司使之一。宋初沿置,属西班诸司使。后多不领本职,用为武臣阶官。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西作坊使。
五代时人。仕南汉。刘大有末,官祯州刺史。见淫刑峻法,遂弃官入罗浮山,筑书院于水帘洞左以居,自号黄野人。得获丹法,传修炼得道,时服黄衣,系皂絛,腰悬玉瓢,遇病者投以药,辄效。
即今河北安新县。《水经易水注》: “渥洞口水侧有浑渥城。” 即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陂山之阳。《清一统志 广州府》: 穗石洞 “裴渊 《广州记》: 战国高固相楚时,有五仙人乘五羊,各持谷穗,一茎六出,遗穗于州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至今犹存”。 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西南部。裴渊《广州记》:战国高固相楚时,有五仙人乘五羊,各
北朝时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有武略。初为员外散骑侍郎,曾从北魏北海王元颢出讨关陇万俟丑奴,平阳王元修闻其名,引为宾客。元修即帝位时,使总宿卫。曾劝帝西迁以摆脱丞相高欢之控制,帝纳之。西魏大统四年(538),随丞相宇文泰与高欢战于河桥(今河南洛阳北),苦战有功,迁
西汉置。治今河北平山县东南蒲吾。属常山郡。隋大业初废。 【检索蒲吾县 ==>】 古籍全文检索:蒲吾县 全站站内检索:蒲吾县
英宗女。成化二年(1466)嫁蔡震。震行为醇谨。正德中,刘谨下狱,廷臣无人敢审问。震促狱卒拷打瑾使服罪,由是出名。嘉靖中赠太保,谥康僖。
比喻兄弟。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序:“族弟秘书,雁序之白眉者。”参见“雁行”。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襄阳县东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镇北河 “在枣阳县北十里,西流入襄阳县界,入唐河”。
①又名龙池河、五里河。在今天津市蓟县西。《方舆纪要》卷13蓟州。阳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以去城五里而名。源出城西鹅毛台,台亦名纸坊山,下流入于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阳河”。②又名洋河、东阳河。即今河北抚宁县西洋河。《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阳河“源出口外列坨山,流经县东南入于海”。③即今河南淇县南斫胫河。《元和志》卷16卫县:“阳河水, 出县西北平地, 即纣斫朝涉之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