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源】见《姓苑》(7,9,11,15,21)。系自妫姓。虞幕(舜祖,名思)之后有暮氏,见《路史》(17)。【望】吴兴(17,418)。【布】四川德昌(333)、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方山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源】见《姓苑》(7,9,11,15,21)。系自妫姓。虞幕(舜祖,名思)之后有暮氏,见《路史》(17)。【望】吴兴(17,418)。【布】四川德昌(333)、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方山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生卒】:555—582字牢之,陈文帝第五子,天嘉六年(565)立为新安郡王。历为丹阳尹、吴兴太守、南徐州刺史。在州不理政事,日出游猎。召授国子祭酒,为政严苛,为生徒所惧。迁至扬州刺史,与始兴王叔陵相善,共谋不轨。及始兴王反,伯固助叔陵指挥,兵败被杀。(,参见《南史》)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牢之。陈文帝第五子。天嘉六年,立为新安王。宣帝太建十三年,累迁都督,扬州刺史。性嗜酒,不好积聚,于诸王中最为贫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西南。《清一统志伊犁》: 哈喇布拉岭 “在伊犁西南。库穆什山西二百里。哈喇布拉河发源其地”。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寓居吴县,字德祖,号大云翁。林旦子。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官至开封府左司录,以不乐府尹所为,引疾纳禄归。有《易说》、《礼记解》、《西汉诏令》、《大云集》等。 【林虙作品 ==>】
《汉书.贾谊传》:“彼寻常之汙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於蝼螘。”师古注曰:‘鳣或作鱏。亦大鱼也。蝼即蝼蛄也。’ 汉代贾谊被任为长沙王太傅,路经湘水,作《吊屈原赋》中说:一般地臭水沟,岂能容吞舟之鱼?鳣鲸离开了江湖,必然被蝼蚁所欺。后因用以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谥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明 ⑩朱厚照 北京 武宗 毅 1 正德5年 李東陽焦芳 楊廷和等 [劉六劉七] 1年 中原地區 [雲南彝民] 61年 [藍廷瑞鄢本恕] 2年 川北 韃靼 (15)達延汗 37年
官署名。唐朝少府监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去方字。参见“织染署”。
【生卒】:223-297 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魏司空王昶子。初仕魏为曹爽掾,后依附司马昭,官至散骑常侍。晋武帝时,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领兵平吴,以功升征东大将军,封公。累迁司徒,加侍中,录尚书事。元康七年死,谥元。 【介绍】: 三国魏琅邪临沂人,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卷十九下云“(始元二年)光禄大夫刘辟疆为宗正,数月卒”,“数月卒”必在始元二年或三年,姑系此年。本传云其“为光禄大夫,守长乐卫尉,时年已八十矣”,则其卒年或已八十有一。
秦成都城少城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迁葬蜀侯恽于郭内,“丧车至城北门,忽陷入地中。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后汉书·公孙述传》: 建武十一年 (35),“臧宫军至咸门”。即此。
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借吴 楚为客主,先言舆辇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于是说以声色逸游之乐等等。” 见“要言妙道”。鲁迅《汉文学史纲要》8篇:“宜听~,以疏神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