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
【源】 秦时有上郡氏。当系以郡名为氏(60,62)。秦置上郡,故治在今甘肃榆林东南。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秦有上郡氏,以郡为氏。”秦置上郡,辖今陕西北部及内蒙西鄂尔多斯左翼之地。
【源】 秦时有上郡氏。当系以郡名为氏(60,62)。秦置上郡,故治在今甘肃榆林东南。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秦有上郡氏,以郡为氏。”秦置上郡,辖今陕西北部及内蒙西鄂尔多斯左翼之地。
字士正,让之弟。解褐太学博士。文思敏捷,闻名于洛阳。后仕西魏,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卒。(,参见《北史》) 【介绍】: 西魏河东闻喜人,字士正。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善读强记,作文迅捷。沛王开大司马府,辟为记室。后为西魏领军独孤信开府属,号曰“洛阳遗彦”。后为宇
源见“望帝啼鹃”。喻指亡魂。明 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则怕女儿啊,他望帝啼魂不可招。” 【检索望帝啼魂 ==>】 古籍全文检索:望帝啼魂 全站站内检索:望帝啼魂
即今四川华蓥市南观音溪镇。清光绪《岳池县志》卷3:观音溪场“离城一百十五里”。
源见“南楼”。指南楼胜处幽美宜人的夜色。常用以写游赏佳兴。宋 赵善括《水调歌头.奉饯冠之之行》词:“休问南楼风月,且念阳台云雨,几日却重来?” 【检索南楼风月 ==>】 古籍全文检索:南楼风月 全站站内检索:南楼风月
【介绍】: 五代时人。活动于后蜀。尝据唐宣宗时人昝殷所撰《产宝》三卷,增辑为《经效产宝》(又名《产宝方》)三卷,凡五十二篇,三百七十一方,并附小论三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周颋作品 ==>】
明江西永丰人,字望之,号阳山。少从聂豹学,宗阳明学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禁火葬,创书院。擢御史,劾仇鸾挟寇自重,又劾胡宗宪、阮鹗奸贪。忤严嵩,贬夷陵州判官。嵩败,升霸州兵备佥事。历福建按察副使,与戚继光合力破倭。万历初,官大理寺卿。六年,忤张居正,被劾归。卒年六十五。有《华阳馆集》。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尚书省户部长官,以两制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户部复以尚书为长官,遂罢。
春秋时齐侯之女。嫁于卫君,至城内而卫君死,保母劝其还,女不听。遂入,持三年之丧毕,卫君弟立,欲娶之,不肯。卫君使人告于齐,齐兄弟皆劝女嫁卫君,终不从,并作诗“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以明志。
在浙江省三门县西部,西邻天台县。面积51.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珠岙,人口2060。以珠山得名。历来为三门、宁海、天台、临海县(市)边境集镇。宋设邮亭,明初设驿丞厅。1950年为珠岙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5年置镇。产稻、茶叶。有橡胶制品、制革
明僧。浙江上虞人。俗姓孙,字一庵,号退翁。十三岁出家,居杭州上天竺寺。永乐中奉命编辑《禅宗语录》,后又辑《法华科注》、《大明法数》等书。屡授至僧录司右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