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乐为车公

不乐为车公

参见:车公醉欢


猜你喜欢

  • 绥远省

    1928年改绥远特别区置,省会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辖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土默特旗及归绥、包头、和林格尔、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武川、五原、东胜、固阳、丰镇、兴和、陶林、凉城、集宁、临河十六县及大佘太设治局(1942年升安北县)。1936年以原属察哈尔省的察哈尔右翼四旗来属。日本侵华期间,省境大部分沦陷,省府迁至临河县陕坝镇 (今杭锦后旗驻地),抗战胜利后迁回归绥。1949年全境解放,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介绍】:杜甫《旅夜书怀》诗颔联。二句是就大而远者写旅夜之景,意象生动,境界壮阔,气势磅礴。“垂”、“阔”、“涌”、“流”四字,力透纸背,表现了诗人处于逆境中的博大胸怀和兀傲不平的感情。与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二句,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 太史令

    官名。①相传夏朝置,掌文书。《吕氏春秋·先识览》: “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②秦朝奉常属官之一,胡母敬曾任此职,作《博学》七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隶太常,掌天文、历法、撰史; 东汉置一员,六百石,不再撰史,专掌天时、星历,岁终奏新年历,国祭、丧、娶奏良日及时节禁忌,有瑞应、灾异则记之。三国沿置,魏、蜀亦不撰史。东汉以降,其属官有丞、灵台丞、中郎

  • 同题仙游观

    【介绍】:韩翃作。一本“题”上无“同”字。仙游观,即仙游寺,又名仙游宫,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南仙游山。或引《旧唐书·潘师正传》,谓在河南登封嵩山脚下,不确,与诗中“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不合。此诗首句揭出仙游观,以下五句描写观内外景物,一片清幽静谧之境。末联结出仙境就在人间,照应题目,确是题仙游观诗。

  • 大元通宝

    元铜钱。元初货币用钞,禁用铜钱。武宗至大二年(1309),尚书省奏准变更钞法,改造至大银钞,并实行钱法,铸造大元通宝、至大通宝两种铜钱,钱钞并行,设泉货监六处,于至大三年初开始铸造,同时将官库所藏历代铜钱发出,与新钱通用。大元通宝正面钱文为八思巴字译写“大元通

  • 禹余(餘)粮

    褐铁矿的古名。又名太一禹余粮,亦为中药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计然万物录》说:“出河东。”《名医别录》云:“一名白余粮,生东海及池泽中。”不是一种单独的矿物,而是以针铁矿、钎铁矿等铁的氢氧化物为主,包含含水氧化硅的泥质等的混合物,因而成分变化很大。常

  • 《范石湖使北》

    罗大经《鹤林玉露》原文: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

  • 福清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福清县(今市,属福建)为州。属福建路。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 【检索福清州 ==>】 古籍全文检索:福清州     全站站内检索:福清州

  • 竹竿河

    即古之谷水。在今河南罗山县东, 为罗山、光山二县界河。《方舆纪要》卷50罗山县:“竹竿河在县东三十里。源出掘山, 北流入淮。”淮河支流。在河南省东南部及湖北省北部。因上游常有成排竹竿顺水而下,故名。源于湖北省大悟县五岳山南坡,由南至北进入河南省境后,经罗山、光山、息县等县境,于罗山县竹竿乡附近入淮河。长101千米,流域面积 2610 平方千米。支流有胡河、麻田河、九龙河等。

  • 徐幼文

    五代时人。相传得晋人索统占梦之术,为人断休咎,多奇中。南唐达官冯延鲁之子曾请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