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矛头淅米

矛头淅米

同“矛炊剑淅”。宋陆游《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诗:“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


【典源】《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 与殷荆州 (仲堪) 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liuzhao)。’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 (恺之) 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晋书·顾恺之传》亦载。

【今译】 晋代桓玄、殷仲堪等人在一起戏言,先说事到尽头之语,接着又说危险至极之语。桓玄说:“在矛头淘米在剑头做饭。”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着枯枝。”顾恺之说:“水井辘轳上躺一婴儿。”当时殷仲堪的一位参军也在座,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处境极端危险。

【典形】 参军谈瞎马、道险卧樚栌、剑米危饮、剑头饮、矛头淅米、淅米向矛头、险句矛头、夜半深池、矛头岂容淅。

【示例】

〔参军谈瞎马〕 宋·陈与义 《目疾》:“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道险卧樚栌〕 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壳。”

〔剑米危炊〕 宋·苏轼《迁居临皋亭》:“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剑头炊〕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脱身天禄阁,危于剑头炊。”

〔矛头淅米〕 宋·陆游《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

〔淅米向矛头〕 金·元好问《感事》:“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险句矛头〕 清·王夫之《广遣兴》之三十:“险句矛头频淅米,老颜花下且摊裈。”

〔夜半深池〕 清·王夫之《广遣兴》之四十四:“障泥拼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


【词语矛头淅米】   汉语词典:矛头淅米

猜你喜欢

  • 缑氏仙踪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仙迹。清王士禛《望缑山庙》诗:“缑氏仙踪杳,东莱 汉使还。”

  • 朱云章

    宋京口人,字汉卿,号益斋。少力学,及长,开门授徒,人皆踵至。又天性纯孝,乡人以其文行兼全,祀之众贤堂。

  • 袁启观

    【生卒】:?——1643云梦(今属湖北)人。诸生。李自成陷城,不屈死。【生卒】:?—1643明湖广云梦人,字君白。诸生。崇祯末,李自成部克云梦,启观立寨自守,被执死。

  • 绰罗斯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海湖西北岸。东抵济尔玛尔台接和硕特北右翼旗,南至布喀河(今布哈河)畔,西接和硕特北右末旗,北至甘州府边外。今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 主膳

    吏职名。唐殿中省尚食局、光禄寺太官署分别置主膳八百四十人和十五人。 【检索主膳 ==>】 古籍全文检索:主膳     全站站内检索:主膳

  • 李白归终南山隐居,有诗怀元丹丘。

    李白有《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诗,当为西游邠、坊等州后本年春归终南山时所作。又《以诗代书答元丹丘》:“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白开元十八年人长安,至本年首尾三年,诗当作于本年春。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即張圤,見(宜陽戈(考古與文物2002年2期69頁圖2),戰國晚期人,名圤,一作埔,張氏,韓襄王二年(前310年)前後在宜陽右庫冶鑄作坊當工師。)

  • 对牛鼓簧

    同“对牛弹琴”。《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 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见“对牛弹琴”。

  • 十二日,聂冠卿卒,55岁。

    聂内翰冠卿,字长孺,歙县人。登第,为连州军事推官。景祐中,李照改定大乐,引冠卿为检讨雅乐制度故实官,别诏与冯元、宋祁修撰乐书,为《景祐广乐记》。又以警严一奏曲不应再用,乃制《奉禋歌》以备三迭。诏冠卿及照造词以配声,下本局歌之。是年,郊祀遂用焉。冠卿特迁刑部

  • 徐娘

    源见“徐娘半老”。用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唐刘禹锡《梦扬州乐妓和诗》:“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清赵翼《题许松堂亡姬小像》诗:“徐娘自知老,专恃多情牵。”【词语徐娘】   汉语词典: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