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唐朝李林甫为人口有蜜,腹有剑,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

后以此形容嘴甜心毒,阴险狡诈。

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并列 嘴上有蜜,肚里藏剑。比喻嘴甜心毒,形容狡诈阴险。语本《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廖辉英《爱情良民》:“这畏葸小人,一向~,能瞒的他绝不说实话;他大概老早就想甩她了,只是苦无机会,偏偏她自己跑来撞见。”△贬义。用于描写阴险狡诈的人。→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佛口蛇心 嘴甜心毒 心狠面善 ↔心慈手软 表里一致。 也作“蜜口剑腹”。


解释 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隐藏着害人的刀剑之心。比 喻嘴甜心毒,用来形容口是心非、阴险狡猾的伪君子。

出处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 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 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运亨通, 但他为人阴险狡诈,嫉妒贤能,表 面和善,心底却不善良。等他做了 宰相后,对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业 绩超过自己的,还有那些被皇帝厚 待,势力地位即将接近自己的,就 一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陷害他 们。他尤其嫉妒文人学士,惯用的 一种方法就是假装与人家关系友 善,表面上说一些好听的话,背地 里却施计陷害。时间久了,人们终 于发现了他的伪善面目,于是说他 “嘴里是蜜,心里是剑”。

近义 口是心非

反义 表里如一

例句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 口蜜腹剑的人。


猜你喜欢

  • 读音:Fèi费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嬴姓。颛顼后人有大费,其子以祖名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夏禹之后。三是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四是源自其他民族变姓。早期费姓分布于今河南等地,春秋时,所居区域已经扩展至今山东、湖北境内。两汉时,费姓徙居犍为郡、吴兴郡。三国时江夏郡费姓在蜀地声名显赫。唐末五代时期,费姓入迁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并有一支进入福建。宋末时期

  • 内务府堂续纂现行则例

    书名。清宣统朝官修。四卷。辑录清末内务府堂上有关条例、事例等而成。各司处、三院等未及之。分建置衙门、添裁员役、堂司三院职掌、奏事班次、常朝礼制、收存红本、监视用宝、监守印信、公题额缺、选举官员、保举班条例、官员丁忧条例、接送圣驾事宜、庆贺事宜、奏请貤封、

  • 水名。古涣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春秋》: 僖公二十二年 (前638),“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寰宇记》 卷12柘城县: “泓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 脱空汉

    说谎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货财.脱空》引《十国春秋》:“郭忠恕责冯道曰:‘令公累朝大臣,诚信著天下,今一旦反作脱空汉乎?’”

  • 观音滩市

    即今湖南祁阳县南二十二里观音滩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祁阳县图:县南有观音滩市。

  • 金赐策论进士十余人及第,经义进士五人及第,词赋进士五十人及第。

  • 佐雍得尝

    《国语.周语下》:“佐雍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佐,助也。雍,韦昭注说是烹煎之官。斗,殴斗。帮助做餐,可尝到滋味;帮人斗殴,则难免受伤。这就是说,帮助做什么,就会受到某方面的好处或不利的影响。后因用为咏因机缘不同而受惠或受殃。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

  • 十二日,李商隐于奉使南郡途中,撰《樊南甲集序》,记此行编次《樊南四六甲集》二十卷

    其《序》云:“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后联为郓相国、华太守所怜,居门下时,敕定奏记,始通今体。后又两为秘省房中官,恣展古集,往往咽噱于任、范、徐、庾之间。有请作文,或时得好对切事,声势物景,哀上浮壮,能感动人。十年京师,寒且饿,人

  • 阿衡

    官名。商王成汤时伊尹曾任此官。《诗经·商颂·长发》: “实维阿衡,左右商王”。一说即保衡,阿、保皆伊尹所任官名,即保育教养之官,衡则为伊尹字。见俞樾《群经平议》。晋朝为宰相尊称,或为权置之官号,号尊而无实职。官名,商朝置,成汤时伊尹曾任此职,掌辅佐国君。《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左右商王。”《汉书·王莽传上》:“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

  • 路邕

    阳平清渊(今山东冠县北)人。宜武帝时,为东魏郡太守。以善治民著称。明帝时,出私财赈饥民。受灵太后表彰。位至南青州刺史。(,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阳平人。宣武帝时,积功除东魏郡太守,有惠政。胡太后下诏嘉赏之。稍迁至南青州刺史卒。 【路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