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寒来暑往

寒来暑往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宋.张抡《阮郎归》词:“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元.吴弘道《斗鹌鹑.紫花八序》套曲:“托赖着一人有庆,五谷丰登,四海无故,寒来暑往,兔走鸟飞,节令相催。”亦作“暑往寒来”。《艺文类聚》卷四八引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宋.彭耜《喜迁莺》词:“细风斜雨,断烟芳草,暑往寒来几度。”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亦作“暑来寒往”。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唐.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诗:“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


并列 ①冬天来临,夏天过去,指光阴流逝。语本《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元·武汉臣《生金阁》2折:“则他个兔走乌飞,~,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多用于形容时间过得快。→回黄转绿 光阴荏苒。也作“寒往暑来”、“暑来寒住”、“暑往寒来”。②比喻人生病,忽冷忽热,冷热交替。清·褚人获《坚瓠首集·陈全词》:“全尝病疟,恼恨不胜,乃制《叨叨令》以自写云‘冷来时冷的冰凌上卧,热来时热的在蒸笼里坐……只被你闷杀人也么哥,真的是~人难过。’”△贬义。用于写人的病态。


猜你喜欢

  • 涵碧楼

    在今广东潮州市西湖公园内。1922年建,原为西湖游人宴集之所。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期间,周恩来曾到此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八一” 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潮州时,周恩来、贺龙、叶挺、彭湃、郭沫若等也驻此指挥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此楼被日本侵略军毁平。1964年重建。

  • 肘石玉玺

    《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初,丰(涿郡太守张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捉,逮捕)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 东汉时,

  • 挞不野

    ①即“大㚖(76页)。 ②辽天庆六年(1116)擒高永昌献金将斡鲁者,亦名挞不野,为高永昌部下,或说其为二人,或说为同一人。 ③即“答不也”(2238页)。

  • 后会难期

    见“后会无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 雩泉

    在今山东诸城市南常山。上有雩泉。宋苏轼《雩泉记》: “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乃凿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 瞒神吓鬼

    见“瞒神唬鬼”。清华伟生《开国奇冤》4出:“尽热衷~,扮花面走肉行尸。”

  • 烏喇哈特

    读音:Wūlǎhātè【综】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富昌阿之妻为乌喇哈特氏(260)。又,清正红旗蒙古马甲集尔塔哈之妻为乌尔喀达氏(260),〔乌尔喀达〕似即乌喇哈特之异译。

  • 恩荣并济

    主谓 法治和赏爵相辅而行。三国蜀诸葛亮《答法正书》:“君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上下有节。”△多用于治理国家方面。

  • 临时法制院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的直辖机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临时执政下令废止国务院法制局官制,公布《临时法制院官制》,改国务院法制局为临时法制院,成了一个由行政支配的变相的立法机关和设计机关。其任务是“筹备建议,厘定一切制度”。其职掌大致可分为拟办、审定和保管三类,具体有下列各项:一、拟定临时政府应发布的具有法规性的命令案;二、审定主管各部院及其它官署所拟具有法规性的命令案;三、调查条议关于宪政的

  • 大渡县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清溪西北。属雅州。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年)废入飞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