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陵县

高陵县

①战国时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高陵县城西南一里。秦属内史。西汉属左冯翊,左辅都尉驻此。东汉为左冯翊治。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改名高陆县。北魏迁治于今高陵县,为冯翊郡治。隋大业二年 (606) 复名高陵县,三年改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鸢州。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朱鸢县。


(1)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南省内黄、濮阳、滑县三县析置。1949年撤销,仍归各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中部。属西安市。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23.4万。辖4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鹿苑镇。西周为高陵邑,以境内奉政原高隆得名。清光绪《高陵县续志》:“高陵,秦县名。《尔雅》:大阜曰陵。郭子章云:县南有奉政原,高四五丈,高陵之名所由昉也。”战国秦孝公于今县城西南大古城置高陵县(治今县城西南),属内史。东汉时左冯翊由长安移治高陵县。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文帝改名高陆县,改左冯翊为冯翊郡并移治临晋(今大荔县)。北魏高陆县移治今址。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高陵县,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析高陵县西南部地于今马家湾乡赧王寨设鹿苑县,贞观元年(627年)省入高陵县。明、清属西安府。1913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三原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2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省高陵县入三原县。1961年复置高陵县,属咸阳专区。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西安市。地处关中盆地中部,渭河与泾河在南部汇流。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已实现全县渠井双灌化,旱涝保丰。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省养鸡基地县和粮棉生产基地县之一。耿镇西瓜、夹滩牛萝卜、豁口桃有“三甜”之誉。工业有造纸、化肥、建材、农机、食品、饲料等。咸铜铁路经县西并设站,西禹、西三公路通此。有渭河大桥沟通南北。古迹有唐东渭桥遗址、昭慧院塔、西平郡王李晟碑和元杨恭懿墓、明吕泾野墓等。


猜你喜欢

  • 杨大渊

    【生卒】:?——1265 天水人。初仕宋,总兵守阆州。1258年以城降附宪宗。后从攻礼义城,获总管黄文才、路钤、高坦之。中统二年(1261)调兵出通川,与宋将鲜恭战,获统制白继源。三年,奉命出开、达,与宋兵战于平田,又战于巴渠,擒其知军范燮、统制魏兴、路分黄迪、节干陈子润

  • 不食人间烟火

    比喻诗画立意高超,不同凡俗。《郑板桥集前言》: “这就使得画家们个个神游太初而不食人间烟火。” 参见:○不吃烟火食 见“不吃烟火食”。《郑板桥集前言》:“这就使得画家们个个神游太初而~。”

  • 华允诚

    【生卒】:1588—1648【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汝立,号凤超。华允谊弟。天启二年进士。从高攀龙学,传其主静之学。崇祯时官兵部员外郎,疏言温体仁等徇私乱政,被夺俸,寻归养亲。福王时起吏部员外郎,十余日即辞归。明亡后,以不肯剃发,被杀。有《春秋说》、《四书大

  • 通御郎

    内侍阶官名。金、元朝皆置。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五阶,秩正七品下。元十四阶第八阶,从五品。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下,称通御郎。见《金史·百官一》。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卌年上郡守起戈(2件,集成11370,秦銘文圖版50),即白起,戰國晚期郿縣人,秦國大將,事昭襄王(前306-前251年),善用兵,封為武安君。戰勝攻取,凡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破趙括,昭襄王四十年(前275年)前後任上郡太守,四十七年在長平大破趙軍,坑降兵四

  • 刘彝

    1017—1086 北宋福州(今属福建)人,字执中。少学于胡瑗。庆历进士。为邵武尉,调高邮主簿,移朐山令,有惠政。熙宁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言新法不便而罢。以其习知东南水利,后除都水监丞。出为两浙转运判官,移知虔州,著《正俗方》,以医易巫。熙宁七年(1074)徙桂州

  • 孔嗣之

    南朝宋、齐时人,字敬伯,祖籍鲁国(今山东曲阜)。宋世与齐初为中书舍人,迁庐陵太守。不乐为官,隐居钟山,朝廷授以太中大夫。(,参见《南史》) 【生卒】:?—496 【介绍】: 南朝齐鲁郡人,字敬伯。宋时与萧道成(齐高帝)俱为中书舍人。后自庐江郡守去官,隐居钟山,朝廷以为

  • 曹觐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仲宾。曹修古从子,嗣为后。仁宗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侬智高攻城,觐率从卒决战不胜,被执遇害。年三十五。(⊙) 曹震(?-1393) 元末明初濠州人。元末,从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随沐英征西番,封景川侯。从蓝玉取云南。令军民

  • 东宋县

    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 艰苦卓绝

    极端的艰难困苦。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丁玲《杜晚香.根深叶茂》:“什么人是最使人景仰的人?是开天辟地、艰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 主谓 艰难困苦超越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