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虚中,本年前曾与司空图互有诗赠答。

虚中,本年前曾与司空图互有诗赠答。

《诗话总龟》卷一〇引《郡阁雅谈》云:“僧虚中,宜春人。游潇湘山,与齐己、(尚)颜、栖蟾为诗友,住湘江西宗成寺。”《唐才子传》卷八:“虚中,袁州人。少脱俗从佛。虽然,读书工吟不缀。居玉笥山二十寒暑,后来游潇湘,与齐己、顾、栖蟾(当为尚颜、栖蟾之讹)为诗友,住湘西宗成寺。长沙马侍中希振敬爱之,延纳于书阁中……时司空悬车告老,却扫闭门,天下怀仰,虚中欲造见论交,未果。因归华山,寄以诗曰:‘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图得诗大喜,言怀云:‘十年华岳山前住,只得虚中一首诗。’其见重如此。”《唐诗纪事》卷七五云:“虚中,宜春人也。”虚中《寄华山司空图二首》,今存《全唐诗》卷八四八。其时司空征拜兵部侍郎,虽不就,称之犹可。《诗话总龟》卷一〇云:“僧虚中……集首《寄华山司空图侍郎》云云。”

猜你喜欢

  • 蜀道后期

    【介绍】:张说作。题意谓从蜀中归洛阳,落后于预定的日期。蜀地山川寥廓,与内地相隔,出使于此,如羁孤岛,况味更甚。诗云“客心”与“日月”相争,遣词固奇绝,其情更悲苦。末二句移怨秋风,故作痴语,可谓“巧心濬发”(沈德潜语)。

  • 紫云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当山隘处有骆驼岭”。②在今湖北麻城市西。《清一统志·黄州府一》:紫云山“在麻城县西七十里,接黄安县界”。③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云山 “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其顶平旷,东

  • 王杲

    ①明山东汶上人,字景初,号蒲湾。正德进士。历官临汾知县、御史。嘉靖时擢太仆少卿,进户部右侍郎。后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请改折征运部分漕粮,以省转输之资。二十一年(1542)官至户部尚书。二十六年被诬下狱。充军雷州,死于戍所。②(?—1575)明建州女真首领之一。喜塔拉氏

  • 忠部郎中

    官名。渤海国左六司忠部属官,位卿之下。

  • 南路旧土尔扈特左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

  • 东南竹箭

    源见“南金东箭”。喻指优秀杰出的人才。《周书.庾信传赞》:“尔其荆 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 见 “东南之美”。

  • 韩嵩

    字德高,义阳(治今河南新野)人。初隐居郦西山中,后避居荆州,任刘表从事中郎。劝表与曹操联结,不被采纳。表死,与蒯越等人劝刘琮降曹操,被操拜授大鸿胪。东汉南阳人,字德高。少好学,隐居郦西山中。黄巾起,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别驾,转从事中郎。曾说表附曹操,后奉使到许昌,还说曹操威德,表欲杀之。继知嵩无别意,乃止。荆州平,嵩病于家,就在所拜授大鸿胪。

  • 丙署

    官署名,汉置,其长官为长,俸四百石,宦者,掌中宫别处。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桓帝纪》。

  • 处守

    留守代理政务。《孟子·告子下》:“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焦循注:“任,薛之同姓小国也。季任,任君季弟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居守其国也。”

  • 璧谢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曹,曹共公不礼,僖负羁之妻乃馈重耳盘飧,内置以璧。公子受飧而反其璧。后因谓退还馈赠并表谢意为“璧谢”。清蒋士铨《桂林霜.胁降》:“我说这礼物送得不妥,一定要璧谢呢。”《儿女英雄传》十三回:“也有送酒席的,也有送下程的……打听着什么贵送什么来。老爷一概都璧谢不收。”【词语璧谢】   汉语词典:璧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