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西推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一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其职掌是与知西推侍御史掌推鞫之事,并监督左藏出纳。参见“知推侍御史”。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一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其职掌是与知西推侍御史掌推鞫之事,并监督左藏出纳。参见“知推侍御史”。
官名。主射的官。南朝宋置。《宋书杨运长传》:“(杨运长)素善射,太宗初为皇子,出运长为射师。” 【检索射师 ==>】 古籍全文检索:射师 全站站内检索:射师
《东观汉记.黄香传》:“黄香,字文彊,江夏 安路人也。父况,举孝廉,为郡五官掾,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后以“温席扇枕”形容子女至孝,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见“温枕扇席”。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子之承亲,~;子之友悌,同舆共寝。”【词语温席扇枕】 成语:温席扇枕汉语
清末伊斯兰教经师。河北沧州(今沧州市)人。回族。念经习教,学识渊博,开帐授徒,驰名京津。因排行四,人称“李四爷”,或称“沧州李”。咸丰、同治(1815—1874)年间,与著名经师王崇名、钊北李三分华北讲席,地位很高。为回民所尊敬。该地区有学识之阿訇,各出其门下。
见“监使”。官名。宋代与府、州、军同一级的政区有监,其长官为监使。以京朝官出知其事者称为名监事,简称知监,其职掌与属官略同于知州,参见“知州”。
班,鲁班,(一作鲁般),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的巧匠,即公输般。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代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郢人,楚国郢都的巧匠。偏正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语本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蔡敦祺《林则徐》(上)2章:“原来是少保公在前,请恕晚生有眼不识泰山
泛指用兵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 ●《六韬豹韬》: 周文王武王曾问姜太公(吕望)兵战之事。太公从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用兵之法,其中《豹韬》用兵又有林战、突战、敌强、敌武、鸟云山兵、鸟
指范蠡(lǐ理)辅越兴国之后而离去,他写信给文种说:好弓将要收藏,猎狗将要烹吃。劝文种离开越王。后以此典比喻贤臣良将辅助帝王建立功业后,反而遭受猜忌或杀害之不公正待遇。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县)人。越王被吴王打败时,范蠡曾赴吴国为人质二年。回越国后,助越王句(gōu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他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范蠡观察了越王为人,认为越
并列 心中惊慌,思绪混乱。《官场现形记》12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巳吓得~。”△贬义。用于心理描写。→心慌意乱 意急心忙 张惶失措 ↔神色不惊 从容不迫
【生卒】:?——1678 姓他塔喇。满洲正白旗人,阿济格尼堪之子。历官刑部侍郎,正白旗蒙古都统、本旗满洲都统,列议政大臣。封一等伯。康熙十三年(1674),率军征讨“三藩之乱”,参赞大将军勒尔锦军事,任讨逆将军。率部屡破敌于武当山、南漳、茶陵。康熙十七年战死永兴。谥武
北宋置,属郪县。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龙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