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麑翁
《韩非子.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麑,幼鹿。后遂以“放麑翁”指仁慈忠厚者。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四:“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检索放麑翁 ==>】 古籍全文检索:放麑翁 全站站内检索:放麑翁
《韩非子.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麑,幼鹿。后遂以“放麑翁”指仁慈忠厚者。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四:“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西汉扶风人,字季春。少有大才,傲世不群。郡守召见,答以郡守所尊宠荣禄者,极于功曹,止于孝廉,皆訢所不用。郡守异之,遂不敢屈。
又名历山。亦作殽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山海经北次三经》: 教山 “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寰宇记》 卷47绛县: “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
【生卒】:1512—1578明河南新郑人,字肃卿。嘉靖二十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穆宗为裕王时,拱为侍讲九年,甚受器重。累官礼部尚书。四十五年,由徐阶荐为文渊阁大学士。穆宗即位,以帝旧臣自负,屡与阶倾轧,不自安,乞病归。隆庆三年冬,复起为大学士兼掌吏部事。行事颇与徐阶修怨,阶子弟颇横乡里,拱使监司蔡国熙编戍其诸子。次年,与张居正力排众议,促成俺答封贡,北边安定。神宗即位,欲去中官冯保,卒为居正、保
920—943 即刘玢。五代时南汉国君。公元942—943年在位高祖刘岩第三子,初名宏度。封秦王。光天元年(942)继位。时循州(治今广东龙川西)张遇贤起义军大败南汉越王刘宏昌、循王刘宏杲所率官军,岭东皆乱,南汉统治不稳,他昏庸愚昧,荒淫无度,终日饮酒。裸男女以为乐,衣墨缞与
【介绍】: 五代时临安人。性沉厚,知书,能文章。仕吴越。钱弘佐时为内都监使,遇事颇知大体。钱弘倧立,与何承训谋逐胡进思,事未决而承训泄其谋,进思遂废弘倧,昭券遇害。 【水丘昭券作品 ==>】
【生卒】:501—556 【介绍】: 北齐渤海人,字子温。少好学,尤留心礼仪。初为北魏宣武帝挽郎,出身司空行参军。东魏孝静帝元象中,随例到晋阳,高欢以为永安公府长流参军,令教授诸子。北齐文宣帝天保初,除国子博士、中书舍人。魏收撰《魏书》,柔参与其事。又曾参议律令。
此集录道光二十六年至同治九年诗,双铁蕉馆郑炎禧刻。
【生卒】:?—651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二子。字彝。初封荆王,后改彭王。历任遂州都督、澧州刺史等。初尚奢侈,后折节励行,颇著声誉。卒谥思。 【李元则作品 ==>】
①见“耶律屋质”(1317页)。 ②见“耶律洼”(1303页)。
谓觊觎王位。清王士禛《文姬归汉图》诗: “老瞒睨鼎目睢盱,破壁牵后如收拏。” 参见:○楚庄问鼎 【检索睨鼎 ==>】 古籍全文检索:睨鼎 全站站内检索: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