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图
唐 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载:唐 白居易与胡杲、吉佼、刘真、郑据、卢贞、张浑年老退居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会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满亦告老归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元 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唐 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载:唐 白居易与胡杲、吉佼、刘真、郑据、卢贞、张浑年老退居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会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满亦告老归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元 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 黄陵寨在 “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曰平康寨”。
喻大声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见“发聋振聩”。陈映真《万商帝君》:“这真是个~的功课。”【词语振聋发聩】 成语:振聋发聩汉语词典:振聋发聩
官名。战国置。掌冶铸的工官之长。《左官鼎铭》:“十一年十一月乙巳朔,左官冶大夫杕命(?),冶喜(?)铸贞(鼎)。” 【检索冶大夫 ==>】 古籍全文检索:冶大夫 全站站内检索:冶大夫
在今天津市蓟县、宝坻境内,东南流汇窠头河,入蓟运河。古鲍丘水上游即今潮河,下游略与今白河平行南流,折东南循今蓟运河下游入海。据《水经·鲍丘水注》: 鲍丘水至古潞县 (今通县东)西入沽河 (今白河)。当沽河与鲍丘二水在潞县会合后,下游可互为通称,故鲍丘水入潞后又有潞河之称。宋以后上游改称潮河,潮、白合口处渐北移,且下游河道多变迁。今鲍丘河及其下游蓟运河已不尽为古鲍丘水故道。古水名。在今天津市蓟县、宝
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初废。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内,位于华光礁东北方9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符勒多儿礁。1947年改名玉琢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没有岛和沙洲的第二大环礁,故向称二筐、二塘、二圈。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玉琢礁“在盘石屿东端之东北10浬,东西长7浬,宽2.5浬。礁边
即今河南西平、上蔡县以下之洪河。《水经汝水注》: 澺水 “上承汝水别流于奇頟城东,东南流……至上蔡西冈北为黄陵陂……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东南径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水”。上游本与今西平县洪河不相通流,明嘉靖末,水改道东出澺水,
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市下关。《明史太祖纪》: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攻应天府,朱元璋遣“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迎击,即此。明于此设卡,征竹木之税。 【检索龙江关 ==>】 古籍全文检索:龙江关 全站站内检索:龙江关
丛书名。二十七卷。清留云居士辑。收有文秉《烈皇小识》、顾炎武《圣安本纪》、《扬州十日记》等十六种。编次颇具条理,史料价值较高。有光绪十三年(1887)尊闻阁刻本。尊闻阁主人序称,是书系撰修《明史稿》时所收集。另有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检索明季稗史汇编 ==>】 古籍
比喻疼爱子女之情。《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妈妈终是禽犊之爱,见女儿恁般啼哭,却又恐哭伤了身子。” 参见:○舐犊之爱 【检索禽犊之爱 ==>】 古籍全文检索:禽犊之爱 全站站内检索:禽犊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