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国三公

一国三公

《左传.僖公五年》:“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蒍……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春秋时,晋献公使大夫士蒍为重耳、夷吾构筑蒲和屈的城墙,不慎将柴薪填进去一些。晋献公斥责上蒍,士蒍辩解说,治国在于有德,有德则民服,无城国亦可保,能施德于民,则宗子之城自然就坚固了。士蒍退朝出来;赋诗发牢骚说:“晋国政局乱纷纷,就像狐皮上的茸毛一样,一国之中三个国君,叫我服从谁呢?”后因用为政出多门,权势分散的典故。

唐.杜甫《草堂》:“一国实三公,万人化为鱼。”


主谓 一个国家三个主公。比喻政令分歧,事权不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74回:“武夫当道势汹汹,~谁适从。”△多用于政事管理方面。→政出多门 无所适从 ↔天无二日 民无二王


【词语一国三公】  成语:一国三公汉语词典:一国三公

猜你喜欢

  • 字雅光,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传父业,明习风角、星算,能望气占候吉凶,兼善经典。隐居海畔,从学者数百人。顺帝时征拜郎中不就,史称所言灾异多中。后为同县游侠孙礼所杀。 【介绍】: 东汉北海安丘人,字雅光。郎宗子。少传父业,善风角、星算,兼明经典。顺帝时灾异

  • 白塔子镇

    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二道营子,人口 2320。1956年设白塔子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改镇。主产玉米、谷子等。有采矿、建材等厂。魏塔铁路、306国道经此。

  • 地下公园

    又称南郊公园。在贵州省贵阳市南小车河畔,距太慈桥约2千米。地势空旷,中有隆然突起的荒山一座,山下游亭屹立,地下公园由此进入。据地质部门考察,系形成于200万年前的岩溶洞。崖壁和崖浆凝结物均乳白色,盖由地下水矿物质不断凝结挥发而成。1965年发现并稍事整理。全长58

  • 巴讴

    同“巴人下里”。元 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词:“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检索巴讴 ==>】 古籍全文检索:巴讴     全站站内检索:巴讴

  • 韩鄂

    唐末五代时人。家世不详。所著《四时纂要》“十月”篇中有“买驴马京中”之说,其家居当离京城长安不远。“偏(遍)阅农书,搜罗杂识”,“撮诸家之术数”编《四时纂要》一书。为列举农家应做事项之月令式农家杂录,对农业和家庭日用手工业生产技术很注意搜罗,门类多,简要实

  • 宗密

    【生卒】:780~841【介绍】:果州西充(今属四川)人。俗姓何。元和二年(807)出家。因常住圭峰草堂寺,世称圭峰大师、草堂和尚。宗密著述弘法,主要阐述华严宗教义,完善该宗思想体系,被尊为华严五祖。卒谥定慧禅师。《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4首。

  • 柳生左肘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斤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意恶之。” 柳,一说指疱疖。后以“柳生左肘”的典故指得了生疮疖的病症,又喻指不如意事。 唐.王维《老将行》诗:“昔时飞箭全无目,今日垂杨生左肘。”宋.辛弃疾《贺新郎

  • 泼陂河集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十五日,“连陞驰抵拨陂河”。民国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市集志》: 泼陂河集 “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

  • 隅反

    源见“举一反三”。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余。清张之洞《读古人文集》:“此类甚多,可以隅反。”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炙輠录》之说、歌、行、引,或得其理,推而准之,可以隅反。”【词语隅反】   汉语词典:隅反

  • 夫头

    ① 清朝矿厂等处丁户之头目。掌管采矿冶铸之丁役,向有司领票,开山采炼,定期依成交纳税金。②清朝从事营缮、修浚等工程夫役之头目。专司带工造做,钤辖所属,查勘勤惰,稽报不安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