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伯克制度

伯克制度

旧时新疆维吾尔族的封建统治制度。“伯克”原为突厥语,意为“王”、“首领”、“头目”、“统治者”、“官吏”、“老爷”、“先生”。后为维吾尔族所沿用。一般认为唐代文献中的“匐”,即其异译。为世袭官号。大小和卓木统治南疆时即以伯克管理各城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95),清政府平定和卓之乱后,根据新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情况,决定沿用旧有伯克制度,并加以改革,废除世袭,分别授予伯克以三品至七品品级,给予一定特权,而实权掌握于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手中。其俸禄按品级高低分别给予一定的“养廉费”及土地和劳动力。如三品伯克,给200帕特玛(一帕特玛合4石5斗)籽种地亩,种地人100名;七品伯克,给30帕特玛籽种地亩,种地人8名,等等。伯克的名目繁多,约达30余种。按职务,大体可分7类:(1)综理全城事务者称阿奇木件克、伊沙噶伯克。(2)管理田赋、租税、水利及园艺者称噶匝纳齐伯克(管理地亩粮赋)、商伯克(管理征输粮赋)、密喇布伯克(管理水利、疏浚、灌溉)、巴克玛塔尔伯克(管理果园)。(3)管理诸匠役者称讷克布伯克。(4)管理商务者称克勒克雅喇克伯克(管理商贾贸易)、巴济吉尔伯克(管理税收)、巴匝尔伯克(管理集市)。(5)办理民刑事务,维护社会治安者称哈子伯克(管理一切刑名事务)、帕察沙布伯克(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监狱)。(6)管理军事、交通等事务者称哈喇都官伯克(安设台站,修整兵械)。(7)管理宗教与教育者称茂特色布伯克(管理经典、整饬教务)。各城伯克无定员,视城市之大小、事务之繁简而定其额。同一职务的伯克,品级不尽相同、为阿奇木伯克即有三品至六品不等。其任免升调五品以上者由本城大臣呈报上级决定,六品以下者咨请参赞大臣定之。并规定大伯克回避本城,小伯克回避本庄。伯克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十分残酷。每一伯克都有一定数额的亲随或家仆,其土地全靠征用无偿劳役耕种。一切苛捐杂税,大都中饱私囊。入京晋见皇帝,任意向各城、村勒索摊派苛求无厌。同时还垄断水利,囤粮贵卖,私用肉刑,草菅人命,奸占妇女,横行乡里,使广大贫苦维吾尔族人民,备受凌虐,纷纷奋起反抗。光绪十年(1884),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省后,将其废除代之以州县制。但伯克品级仍被保留,以“士绅”相待。有的伯克还充当州县衙门的书吏或乡约。其势力和影响此后仍延续甚久。

猜你喜欢

  • 努力加餐饭

    尽量多吃一些饭。 常用作勉人保重之语。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黄侃《咏怀》:“作书叙别离,努力加餐饭。”【词语努力加餐饭】  成语:努力加餐饭

  • 西塞山区

    在湖北省黄石市区东南部,北濒长江。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22.1万。辖6街道办事处、1镇。区人民政府驻医院路。因境内西塞山而名。清康熙年间设石灰窑市,属大冶县;后改石灰窑堡,隶属于大冶县永丰乡。1932年属第二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合石灰窑、黄石港为石黄镇,仍属大冶县

  • 农工商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商部、工部等合并而成。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并承值所、统计处。置郎中十二人,员外郎十六人,主事十八人并额外司员、艺师等分司治事。宣统三年(1911),尚书改大臣,侍郎改副大臣。所辖有商标局、商律馆、工艺局、京师劝工陈列所、农事

  • 详稳

    辽官名。来自汉语将军的转译。(1)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定制:鹰坊、监、冶等局长官为详稳。(2)北面帐官。皇族、国舅及遥辇、诸帐,均设详稳司,掌军马之事。有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皇族帐并有都详稳。(3)北面军官。元帅府属下设大详稳司,统领军马。有大详稳、都监

  • 龙脊滩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南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县:龙脊滩“在县南岷江中。有石约长百余丈,若龙脊之状”。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3云阳县:“江中又有龙脊滩,形如游龙。岁人日,邑人游于上, 以鸡子卜岁丰凶。古谣云:‘龙床如拭,济舟必吉。龙床仿佛,

  • 岑冈营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上陵镇西北岑江圩。《方舆纪要》卷103和平县:岑冈营“在县东北三十里(按,据《清一统志》,当在县东北六十里),北通江西定南县下历保及安远县黄乡保诸处,旧屡为贼巢。万历十四年设岑冈营,拨兵戍守”。清顺治十三年(1656)设守备驻防。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设,在今广东省连平县北。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设守备驻防。

  • 党茂

    明山西忻州人。弘治间为武功知县。性淳笃质直,刚正不畏强权。誉来不喜,谤至不怒。当路者以为才劣,改任渭源知县,檄至,弃官去。人称其贤。

  • 默克塔布伯克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官名。专司教育幼童伊斯兰教经文。清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检索默克塔布伯克 ==>】 古籍全文检索:默克塔布伯克     全站站内检索:默克塔布伯克

  • 盩厔县

    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元和志》 卷2盩厔县: “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故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始平郡。北魏属扶风郡。北周天和二年 (567)迁治今户县西北三十五里,为恒州治。寻废。建德三年 (574) 徙治今周至县。隋属京兆

  • 杖化

    源见“杖化龙”。指得道成仙,乘龙飞升。唐白居易《黑龙饮渭赋》:“闻茂先之剑飞,见长房之杖化。”【词语杖化】   汉语词典: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