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

官名。或称都护西域、使西域都护。西汉置。汉武帝时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宣帝神爵二年(前60,一说三年),以郑吉并护鄯善以西南道、车师以西北道,称都护西域骑都尉,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小野云沟附近)设都护府,监护西域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余国),遂为常制。秩比二千石。有副校尉、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诸屯田校尉、戊己校尉皆属之。新莽时与西域断绝,遂罢。东汉永平十七年(74)复置,后或省或置。班超任都护时,都护府移治龟兹。安帝永初元年(107)以后不复置。延光二年(123)以后遣西域长史屯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西域事务遂由戊己校尉、西域长史主之。十六国前凉亦置,领营兵,职掌不同于汉,前秦苻坚曾以张天锡任此职。


【检索西域都护 ==>】 古籍全文检索:西域都护     全站站内检索:西域都护

猜你喜欢

  • 五溪

    古辰州境五条水的总名。《水经·沅水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后汉书·马援传》 章怀太子注引郦注作“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酉溪、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并指出:“土俗‘雄’作‘熊’, ‘’作‘朗’, ‘’作‘武’,在今辰州界”。则“溪”应为朗水,“无溪”或“溪”应即今武水。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今湖南省沅陵县以西“五

  • 王埜

    明浙江山阴人,字贞翁。家贫,肆力经史,筑室卧龙山南,教授自给。晚岁喜读《易》,习养生,徜徉山水间,自号蜕岩道人。为诗冲淡自得,书法直逼赵孟頫。有《周易衍义》、《蜕岩诗集》、《弦诵新声》,辑有《绍兴名胜题咏》、《五灯集要》、《湖山纪游》等。

  • 一无所取

    什么也没有拿。《周书.唐瑾传》:“及军还,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东周列国志》六七回:“二氏家财,悉为众人所有。惟陈无宇一无所取。” 见“一无可取”。

  • 薛祥

    字彦祥,无为(今属安徽)人。随同俞通海归附朱元璋,多次随从征伐有功。洪武元年(1368)从水道运粮至河南,有功,授任京畿都漕运使,分管淮安。治淮八年,疏通河道,修筑堤防,自扬州至济南数百里。徭役均平,民无怨言,相劝为善。八年授任工部尚书。直言进谏,救活营造凤阳宫殿工匠数千人。次年任丞宣布政司。治绩数第一。被胡惟庸所恶,诬他营建工程扰民,降为嘉兴知府。惟庸伏诛,复任工部尚书。后因事被杖死。【生卒】:

  • 孙惠蔚

    【生卒】:452—518【介绍】: 北魏武邑武遂人,先单名蔚,字叔炳,一字伯华,小字陀罗。以儒学名。孝文帝太和初举孝廉,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参与理定雅乐。宣武帝初,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上疏请校理东观藏书。正始中侍讲佛经称旨,诏加“惠”字。孝明帝时出为济州刺

  • 晋泉县

    1943年日伪改太原县置,属雁门道。治晋源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复名太原县。

  • 完颜娄室

    【介绍】: 金女真完颜部人。世称中娄室。哀宗天兴间,为北面总帅,走息州。后授同签枢密院事,为总帅,守息州。金亡,降宋。 【完颜娄室作品 ==>】 

  • 王肃五十四岁,迁太常,论时政时斥何晏等为弘恭、石显之属。

    《魏志•王肃传》卷十三:“迁太常,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肃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论及时政,肃正色曰:‘此辈即弘恭、石显之属,复称说邪!’”按,年月未详,姑系在为侍中三年后。

  • 宣武帝于式乾殿为诸僧、朝臣讲《维摩诘经》。

    据《魏书》卷八《世宗纪》。《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七《梁纪三》云:“十一月己丑,魏主于式乾殿为诸僧及朝臣讲《维摩诘经》。时魏主专尚释氏,不事经籍,中书侍郎河东裴延隽上疏以为:‘汉光武、魏武帝虽在戎马之间,未尝废书,先帝迁都行师,手不释卷,良以学问多益,不可暂

  • 郦滋德

    【介绍】: 清浙江诸暨人,字昌言,号黄芝。工诗。留心乡邦文献,辨明流派,曾辑有《诸暨诗存》。另有《半情居集》。 【郦滋德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