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侯山
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四十里。一名陆山。《元丰九域志》 卷1昌邑县: “有霍侯山。” 《汉书·霍光传》: “光为博陆侯。” 颜师古曰: “取乡聚之名以为国号。” 《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霍侯山 “此山本名陆山。或以为即光所食邑。唐天宝六载,赐名霍侯山”。
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四十里。一名陆山。《元丰九域志》 卷1昌邑县: “有霍侯山。” 《汉书·霍光传》: “光为博陆侯。” 颜师古曰: “取乡聚之名以为国号。” 《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霍侯山 “此山本名陆山。或以为即光所食邑。唐天宝六载,赐名霍侯山”。
步枪名称。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张之洞设立在湖北汉阳的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毛瑟枪,故得此称。 【检索汉阳造 ==>】 古籍全文检索:汉阳造 全站站内检索:汉阳造
【介绍】: 唐邢州南和人。宋璟子。与李林甫友善,多得援引。为平原太守时,重征一年庸调。转东京采访使,强纳寡妇。以赃败,流高要,会赦,量移至东阳。人不堪其弊,讼之,配流浔阳。代宗广德中,起为太子谕德,物议薄之,乃流寓于江岭,卒。 【宋浑作品 ==>】
一作休崲湖。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既不得回踵,又求始宁岯崲湖为田。” 即此。《南史谢灵运传》 作 “休崲湖”。 山 一名图山。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五里。《清一统志蒙化直隶厅》 作“
①不惜,不看重。布燮《听妓洞云歌》:“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②不依靠,不凭借。罗虬《比红儿诗》之四三:“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
即今福建永定县东南三层岭。为通粤要道。明、清置巡司于此。在福建省永定县东南。明成化中置巡检司于此。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置。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辖境约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介休、昔阳等市、县以北地区。太宗以后属中书省。元大德九年(1305)以地震改为冀宁路。 【检索太原路 ==>】 古籍全文检索:太原路 全站站内检索:太原路
敲开冰块从中取火,比喻不可能的事。《大光明藏经》:“师曰:‘敲冰求火,论功不逢。’” 见“敲冰取火”。
本名鹏,蛮族。北齐宦官。好读书,位至开府。后主奔青州,令其视北周军动静,被俘拒降而死。(,参见《北史》) 【生卒】:?—576 【介绍】: 北齐宦官,字鹏。年十四五,好读书,每至文林馆,问书外无暇他语。颜之推重其勤学,甚加奖掖,后遂通显,位至开府、中侍中。后主奔青
【介绍】: 辽皇族,字拔里堇。圣宗统和中,累迁至积庆宫使,从攻高丽。擢拜四蕃部详稳。卒官。 【耶律瑶质作品 ==>】
字元春,扶风漆(今陕西彬县)人。少习《公羊春秋》,知名太学,尤为班固所重。章帝时征拜博士,迁尚书令。曾于白虎观会议诘难贾逵,被称为通儒。著有《难左氏义》。 【李育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