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明史·李文祥传》

《明史·李文祥传》


明史
原文
    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父㵾,陕西参政。文祥自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万安当国,重其才。以孙弘璧与同榜,款于家,文祥意弗慊也。未几,孝宗嗣位,即上封事①,略曰:祖宗设内阁、六部,赞万几,理庶务,职至重也。顷者,在位多匪人,权移内侍。赏罚任其喜怒,祸福听其转移。仇视言官,公行贿赂。阿之则交引骤迁,忤之则巧谗远窜。朝野寒心。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国宪,择谨厚者供使令。更博选大臣,谘诹治理,推心委任,不复嫌疑,然后体统正而近习不得肆也。
    臣见登极诏书,不许风闻言事。古圣王悬鼓设木,自求诽谤。言之纵非其情,听者亦足为戒,何害于国,遽欲罪之?昔李林甫持此以祸唐,王安石持此以祸宋。远近骤闻,莫不惊骇。愿陛下再颁明诏,广求直言,庶不堕奸谋,足彰圣德。大率君子之言决非小人之利,谘问倘及,必肆中伤。如有所疑,请试面对。
    疏奏,宦官及执政万安、刘吉、尹直等咸恶之,数日不下。忽诏诣左顺门,以疏内有“中兴再造”语,传旨诘责。文祥从容辨析而出。谪授陕西咸宁丞。南京主事夏崇文论救,不纳。工部主事莆田林沂复请召文祥及汤鼐,纳崇文言,且召陈献章、谢枭等。时安已去,吉、直激帝怒,严旨切责之。廷臣多荐文祥,率为吉、直所沮。
    弘治二年以王恕荐召为兵部主事,监司以下馈赆皆不纳。到官未逾月,复以吉人事下狱,贬贵州兴隆卫经历。都御史邓廷瓒征苗,咨以兵事,大奇之,欲荐为监司。文祥曰:“昔以言事出,今以军功进,不可。”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译文
    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父李正芳,任山西布政使。父亲李,任陕西参政。李文祥从小英俊非凡。二十岁时乡试中举,成华末年考中进士。万安执掌国政,推重他的才能。因孙子万弘璧和李文祥同列进士榜,便在家设宴款待,李文祥内心不满。不久,孝宗即位,李文祥马上密奏皇上,大致内容是:
    祖宗设置内阁、六部,辅佐国家大事,处理各种政务,官职特别重要。近来执政者多非其人,权力转移到内侍手中。赏罚随其喜怒确定,祸福听凭其意志转移。敌视谏官,公然施行贿赂。阿谀逢迎便交相引荐骤然升迁,违背不从就巧言诋毁流放远方。朝廷内外无不心惊胆战。万望陛下暗暗地访察首恶,使国家大法显明昭彰,选择谦虚忠厚的人以供使唤。更广泛选择贤良大臣,咨询治国策略,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不再猜测怀疑,然后国家法制端正而亲近之臣便不敢放肆了。
    臣见陛下即位时所颁布的诏书,不允许以传闻议论时事。但古代圣明的帝王曾悬鼓设木,自己广泛征求不同意见。言论即使不合情理,听的人也足够作为警戒,这对国家有什么害处,却要马上加罪呢?从前李林甫便如此,从而祸害唐代,王安石也是如此,从而祸害宋代。远近多次传闻,无不惊讶恐惧。望陛下再次颁布圣明诏书,广泛征求直言,希望不要堕入奸人的阴计,足以彰显圣上的德行。大概君子的话决不会对小人有利,倘若询问他们,必定会放纵中伤。如有所疑虑,请求当面对证。
    奏疏呈入,宦官和执政大臣万安、刘吉、尹直等人都憎恶他,几天都不批示下发。忽然被诏令去左顺门,因奏疏中有“中兴在造”的话,传圣旨责问。李文祥从容不迫论辩析理而出。贬谪授任陕西咸宁丞。南京主事夏崇文上疏解救,不被采纳。工部主事莆田林沂又请求召回李文祥和汤鼐,采纳夏崇文的建议,并召回陈献章、谢铎等人。当时万安已离任,刘吉、尹直激怒皇帝,已严厉圣旨严词斥责。朝廷大臣多推荐李文祥,大多被刘吉、尹直阻挠。
    弘治二年,因王恕的推荐召任兵部主事,监司以下赠送的财物都不接受。到任不到一个月,又因吉人之事被捕入狱,贬官贵州兴隆卫经历。都御史邓廷瓒征伐苗人,向他咨询用兵之计,对他的才能非常惊奇,想推荐他任监司。李文祥说:“以前因上疏言事被贬谪出京,现又因军功升官,不可行。”坚决请求辞官还乡。奏疏两次呈入,不被批准。返回途中经过商城,渡河时冰沉陷,淹死于水中,年仅三十岁。 

《明史·李文祥传》    

猜你喜欢

  • 绣囊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 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典故。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二集(清李吉晖、徐灒续)下

  • 善本

    【介绍】: 唐僧。俗姓段,人称段师。德宗贞元间住长安庄严寺。善琵琶,亦能作曲。曾扮女郎,与康昆仑赛琵琶,其声如雷,其妙入神,昆仑惊服其技,叹为神人,遂拜请为师。 【善本作品 ==>】 

  • 远举高飞

    见“高飞远集”。宋吴潜《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矫首看鸿鹄,~。”

  • 韩子熙

    ?—约543 北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字元雍。济州刺史韩麒麟孙。初为清河王元怿郎中令。及胡太后临朝,引为中书舍人,寻修国史,转鸿胪少卿。建义元年(528),奉诏以征虏将军镇压邢杲。因杲降而复反,免官。孝武帝初,领著作郎。东魏初,除国子祭酒加卫大将军。兴和中,

  • 车尔登扎布

    【生卒】:?——1782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首领策棱之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历封辅国公、多罗贝勒、多罗郡王至亲王品级。在游牧为扎萨克、盟长。乾隆中,先后从征乌梁海、伊犁;参与平定阿睦尔撒纳、哈萨克锡拉等叛乱,任定边左、右副将军,赐号“超勇”。乾隆四十七年卒。

  • 功同赏异

    功劳相同而赏赐不同。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三》:“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并列 功劳相同而赏赐不同。语出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例]上级领导对同志应该一视同仁,绝不能~,影响团结。△用于描写奖惩。

  • 毕万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毕公高之后裔。事晋献公。从公灭耿、霍、魏。得封魏地,为大夫。其后魏、韩、赵果三分晋国。 【毕万作品 ==>】 

  • 甘泉城

    ①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寰宇记》卷29下邽县:故甘泉城“在县(今渭南市北下吉镇)东南四十里。以此地水多咸苦,城中井泉美,遂名甘泉。亦谓之夏王城,俗传赫连勃勃所筑”。 ②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通渭县:甘泉城“在县东北九十五里。宋元丰中置城于此

  • 五侯津

    亦作武侯津。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一说在今新都县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孟知祥败东川董璋于鸡踪桥,“引兵追璋至五侯津”。胡三省注:“五侯津在汉州西南。” 在今四川省广汉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将兵趋汉州,败董璋兵于

  • 书裙

    《南史.羊欣传》:“欣少静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父不疑为乌程令,欣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欣尝夏月著新绢裙昼寝,献之入县见之,书裙数幅而去。欣书本工,因此弥善。”此事又见《宋书.羊欣传》。后世诗文中多以“书裙”作为文士酬应的典故。宋.苏轼《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诗之二:“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见《分类东坡诗》十七)【词语书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