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逐步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常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在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 有一回,越
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一向到死!”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过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father)一样尊敬丞相。”刘备死后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另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预备瞅个机会再出战。这天夜间,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
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边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别是东突厥,事先还很壮大,成为唐朝主要的威胁。太原起兵以后,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办法,维持了和东突厥的亲睦干系,但东突厥贵族依旧不断侵扰唐朝境界,闹得地方不得安宁。唐太宗即位不满二十天,东突厥的颉利(颉音jié)可汗率领人马十多万,一向打到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边。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未必敢抵抗,他先派出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保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卓异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路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一天夜间,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
当韩侂胄北伐的时候,金朝内部也已经十分腐败。北方的蒙古族趁这个时机壮大起来。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头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斡音wò)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会议,公推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而且给他上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各部落之间也相互打冤家,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十分苦难。铁木真的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逐步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之后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一贯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那个时候,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相互攻打。之后有两家被打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壮大的敌人,决定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转变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依然作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把他下了监狱,他向各州郡收回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聚集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险些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返来。李广的孙子李陵事先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势均力敌,前面又没救兵,最终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新闻震动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阉人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杂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天子,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儿女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音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点。皇室、官僚和地主抓紧对农民的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农民纷纷破产,到处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难,只有走上反抗这条路了。唐懿宗即位那年,浙东地区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项羽、刘邦带领另一支队伍,杀了秦将李由。项梁骄傲起来,认为秦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放松了小心。章邯重新补充了兵力,趁项梁不防备,发动了凶猛的反扑。项梁在战斗中被杀了。项羽、刘邦也只好退守彭城。章邯打败项梁,认为楚军大伤元气,就暂时撇开黄河以南这一头,带领秦军北上进攻赵国(这个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创建起来的一个政权),很快就攻下了赵国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也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代替了国主的地位。他觉得用汉朝的名义并不能诳骗人民,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统治,也自称赵王。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经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有一次,石勒被乱兵抓住,关在囚车里。正好他的囚车旁边有一群鹿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黄帝是相传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头领。以黄帝为头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之后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定居下来。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头领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据说跟黄帝族是远亲。炎帝族逐步衰落,而黄帝族正在兴盛起来。这时候,有一个九黎族的头领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强
唐玄宗六十一岁那年,宠爱上了年轻的杨贵妃。据说,杨贵妃是个少见的美人,而且生得聪明聪明,懂得音乐。唐玄宗把她的两个哥哥都封了官,三个姐姐都封为夫人。杨贵妃有个远堂兄弟杨钊(音zhāo,之后改名杨国忠),在蜀中穷得过不了日子,听到他堂妹封了贵妃,就带点礼物到长安找杨贵妃。杨贵妃在玄宗面前说了几句好话,杨国忠就当上了一名禁卫军参军。唐玄宗早把政事交给了李林甫。有了杨贵妃以后,他更是常常留在宫里寻欢作乐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另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郑重了。到蒋琬、费袆死去后,阉人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到了蜀汉消亡,姜维被杀,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终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终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费也大,减轻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制
明王朝政治越来越腐败,边防也越来越松弛,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趁机扩大势力,开始壮大起来,它的领袖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祖父觉昌安和父亲(father)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的官员。努尔哈赤从小就演习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岁那年,母亲死去,他的继母待他不好。努尔哈赤迫不得已离开家庭,和当地小同伴在一路,在莽莽林海里打猎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干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保持和东吴保持联盟,持续预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郃等一路率领人马赶往祁山。诸葛亮把一部分将士留在祁山,自己率领主力拦击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战略。他认为诸葛亮孤军深入,带的军粮不多,所以在险峻的地方筑好营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阉人恨王叔文,另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服从,和叛军鏖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消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迫不得已退兵。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支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进攻。张巡虽然接连打了频频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迫切。一天夜间,张巡叫兵士敲起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日,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father)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忧,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承当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日,在晋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大臣卫瓘(音guàn)冒充酒醉,倒在晋武帝的御座面前,用手抚摸着座位,嘴里含暗昧糊地说: “这个座位太可惜了!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路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之后,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
明神宗前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顾宪成怅恨朝廷阴郁,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指斥一些当政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指斥的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代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天子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