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尹
【综】 春秋时有楚大夫青尹弗忌,宋司城司马青尹渠(6,20,63)。
《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其注称:“春秋时宋有青尹·渠”。未详其他。(按: 疑与 “清尹”通。)
【综】 春秋时有楚大夫青尹弗忌,宋司城司马青尹渠(6,20,63)。
《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其注称:“春秋时宋有青尹·渠”。未详其他。(按: 疑与 “清尹”通。)
源见“当头棒喝”。比喻给人严重警告或打击。《红楼梦》一一七回:“〔宝玉〕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清 薛雪《一瓢诗话》:“此言不特论书,直与学者当头一棒。” 见“当头棒喝”。鲁迅《故事新编序言》:“于是当《
【生卒】:910-959 字国华,洛阳(今属河南)人。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署中正军节度推官。自后晋至后周,历虞部员外知制诰、中书舍人、左散骑常侍等,曾典掌科举。为文典雅,有训诰之风。 【生卒】:910—959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字国华。后唐明宗长兴中擢进士第。入后晋
①郭虚中编著。正中书局1936年10月渝初版,1947年1月沪再版,为《国学丛刊》之一。该书介绍了白居易的家世、家庭及生平,论述了诗人政治、文学主张及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并分类分析了他不同时期诗歌的内容、风格、渊源及后人的评价。全书内容全面,语言简洁流畅。前有《自序》。②褚斌杰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印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新一版,对初版做了些文字修订。该书近9万字,前有导言,概括了白居易
鹄号西塘,南阳人。生平事迹无考。著有《耆旧续闻》十卷。四库提要卷一四一:“《耆旧续闻》十卷。……(陈)鹄始末无考,书中载陆游、辛弃疾诸人遗事,又自记尝与知辰州陆子逸游,则开禧以后人也。所录自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捃拾颇多,间或于条下夹注书名及所说人名字
1791—1855 清江苏宝应人,字楚桢,号念楼。道光进士。曾任直隶文安知县。幼从叔父刘台拱学,与刘文淇齐名,有“扬州二刘”之称。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专治《论语》,以何晏《论语集解》为主,搜集汉儒旧说,兼采宋人注疏,并汲收清代成果,仿焦循《孟子正义
赤身裸体。佛教徒用以比喻心无障碍、挂累,十分坦荡。《传灯录》卷八:南泉和尚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主谓 原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8:“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明·李贽《焚书·答陆思山》:“热甚,~,故不敢出门。”△描写人不穿衣服。【词语寸丝不挂】 成语:寸丝不挂汉语词典:寸丝不挂
太平广记原文: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
西汉上党潞(今山西黎城西南)人,字子产。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冯奉世之子。少为郎,补谒者。元帝时任美阳令、长乐屯卫司马。成帝初任清河都尉,奏请疏浚屯氏河,以杜河患。丞相、御史遣使行视,以用度不足而搁置。建始四年(前29),河果决东郡金堤,泛滥兖、豫等州。后迁
明福建光泽人,字子立。嘉靖中以贡生为台州府通判。父误杀人,论死。倬即乞休赴京,上书陈情,愿以身代,帝悯而减其父罪。
一作酒店镇。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二十八里四安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北有“陈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