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丛报
杂志名。封面题署《民声》。清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1910.5.23)在上海出版。半月刊。陈其美创办,陈匡编辑,雷铁崖、林獬等撰稿。以“发扬民气”、“起祖国之魂”为宗旨。抨击清政府之《宪法大纲》,反对预备立宪,鼓吹以革命流血手段而求制宪之实现。仅见发行两期。
【检索民声丛报 ==>】 古籍全文检索:民声丛报 全站站内检索:民声丛报
杂志名。封面题署《民声》。清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1910.5.23)在上海出版。半月刊。陈其美创办,陈匡编辑,雷铁崖、林獬等撰稿。以“发扬民气”、“起祖国之魂”为宗旨。抨击清政府之《宪法大纲》,反对预备立宪,鼓吹以革命流血手段而求制宪之实现。仅见发行两期。
或称卢伽阿逸多。印度僧人。唐高宗时,来献方术,诏合长生药。药成后将饵之,吏部侍郎郝处俊切谏,高宗乃不服其药,授以怀化大将军之职。 【检索卢伽逸多 ==>】 古籍全文检索:卢伽逸多 全站站内检索:卢伽逸多
宋人。为蜀中转运使。理宗宝祐六年元兵入剑门,拔吉平,抵蓬州,连山守将以城降,择善不屈而死。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源见“金铜仙人”。喻指亡国之哀。宋 赵文《莺啼序.春晚》词:“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是当时、滴滴金盘露。”宋 刘将孙《六州歌头.元夕和宜可》词:“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检索铜仙泪 ==>】 古籍全文检索:铜仙泪 全站站内检索: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㴩湖上。 一名紫溪台。下有石高四丈,曰紫溪石。《岳阳纪胜》: “昔有江叟者,遇樵夫遗以铁笛,吹之无声。一日登白鹤山,吹于紫荆台,响振林谷。”
战国秦置, 属陇西郡。 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汉书 元帝纪》: 初元二年 (前47),“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 坏败䝠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 压杀人众,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东汉属汉阳郡。中平五年(188) 为南安郡治。北魏改名桓
宋 陶穀《清异录.退锋郎》:“赵光逢薄游襄 汉,濯足溪上,见一方砖类碑,上题字云:‘秃友退锋郎,功成鬓发伤……’砖后积土如盎,微有苔藓,盖好事者瘗笔所在。”原系对无锋秃笔的拟人戏称。后喻指被埋没了的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三:“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词语退锋郎】 汉语词典:退锋郎
苏轼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
《后汉书.吴祐传》:“祐以光禄四行迁胶东相(注:四行,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见《汉官仪》)。……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阁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自是之后,争隙省息,吏人怀而不欺。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
官名。东汉置。隶光禄勋所属虎贲中郎将,秩比二百石,掌宿卫侍从。久者,以才能高低转迁虎贲郎中、虎贲侍郎,以至虎贲中郎。 【检索节从虎贲 ==>】 古籍全文检索:节从虎贲 全站站内检索:节从虎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