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五时八教

五时八教

佛教用语。天台宗所建立的判教体系。认为一切佛经均源出“佛说”,其间的分歧与矛盾是佛“因机逗教”的表现,故从时间上将佛教分为“五时”:华严时(谓释迦牟尼对有较深佛教知识的听众讲《华严经》)、鹿苑时(在鹿野苑为初习佛教的听众讲《阿含经》小乘经典)、方等时(为已接收小乘原理的听众讲《维摩经》等大乘经典。“方等”是大乘经的通称)、般若时(说《般若经》,讲性空之理)、法华涅槃时(对佛教造诣最深的听众讲《法华经》和《大涅槃经》,宣说佛陀出世本意)。以上指佛在不同时机对各色人等进行的不同说教。又从教义内容和宣传方式上,将佛教分为“八教”:藏(小乘教义)、通(义通大小的诸部《般若》)、别(专为个别者学习的其他《方等经》)、圆(《法华经》教义,最为圆满、圆融)、顿(对利根人讲大乘顿教原理)、渐(对钝根人讲小乘原理,再讲大乘原理)、秘密(使听众学到与自己根机相应的道理)、不定(使听众对同样的道理有不同的理解)。前四教又称“化法四教”,根据听众的宗教训练程度决定宣传内容难易深浅;后四教又称“化仪四教”,根据听众的才能、智慧确定进行宗教宣传方式的指导原则。


【检索五时八教 ==>】 古籍全文检索:五时八教     全站站内检索:五时八教

猜你喜欢

  • 神仙

    代称县尉。唐高适《钜鹿赠李少府》诗:“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参见:○梅福隐 【检索神仙 ==>】 古籍全文检索:神仙     全站站内检索:神仙

  • 沈儆炌

    字叔永,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右副都御史、云南巡抚、南京工部尚书。有讨擒云龙州土舍段进忠及讨安邦彦反功。后被魏忠贤党所弹劾,落职。崇祯初,复官,卒于家。 【生卒】:1554—1631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叔永,号泰垣。万历十七年进士。

  • 李守义

    贤子。文明年封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后病卒。(,参见《新唐书》)

  • 勒忒

    读音:Lètè【综】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 勒忒氏(259)。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和楞额之妻亦为勒忒氏(260)。

  • 狐狸

    比喻邪恶小人。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 “犬马诚为恶,狐狸不足论。” ●《汉书 孙宝传》: “以立秋日署文东部督邮。入见,敕曰: ‘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掾部渠有其人乎?’ 文曰: ‘无其人不敢空受职。’ 宝曰: ‘谁也? ’文曰: ‘霸陵杜

  • 宋高宗潘贤妃

    【生卒】:?——1148 开封(今属河南)人。邢皇后被俘北迁,立为贤妃,后从隆祐太后至江西。次年归。死于绍兴十八年(1148)。 【宋高宗潘贤妃作品 ==>】 

  • 程秉征拜太子太傅。

    《吴志•程秉传》卷五十三:“权闻其名儒,以礼征秉,既到,拜太子太傅。”按,《吴志•孙登传》卷五十九谓孙登此年为吴王太子,程秉为其太傅疑在此年。程秉(?— ?),字德枢,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师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

  • 恩酬一饭

    源见“一饭千金”。谓受恩厚报。清袁枚《连日》诗之三:“恩酬一饭意忡忡,敢向淮阴拜下风。”

  • 共县

    春秋卫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辉县市。两汉属河内郡。西晋、北魏属汲郡。东魏属林虑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改为共城县。 【检索共县 ==>】 古籍全文检索:共县     全站站内检索:共县

  • 读音:Ào【源】 清时蒙古人姓(260)。今汉、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亦作骜(91)。【布】 安徽淮南(362)、浙江江山(325)、河北万全(326)、江西丰城(357)、新干(400)、湖北钟祥(388)、四川武胜(321)、灌县、山东东明等地均有此姓。【人】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卓尔呼代之妻为傲氏(26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大同、忻州,江西之新干,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