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沙陀

沙陀

唐五代时部族名。又作沙陁。西突厥别部处月之种。居金娑山(今新疆博格达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境内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贞观中,从唐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唐高宗时,又从薛仁贵讨铁勒。先天初避吐蕃,徙部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从平安禄山。贞元中,举其族七千帐徙甘州,附吐蕃,吐蕃寇边,常以沙陀为前锋。元和三年(808)背吐蕃附唐,悉众三万东奔,被吐蕃追击,朱邪执宜以余众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塞。唐安置于盐州(今陕西定边),设阴山都督府,以执宜为府兵马使。后诏迁至太原,处其众于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更号阴山北沙陀。执宜子赤心,咸通中讨庞勋有功,赐姓李氏,名国昌。国昌子克用率兵讨黄巢,收复京师,功第一,拜河东节度使,后官至太师、中书令,封晋王。唐末,与李茂贞、朱温等连年争战。五代时,克用子存勗灭梁建后唐。其后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皆出于沙陀族。


【检索沙陀 ==>】 古籍全文检索:沙陀     全站站内检索:沙陀

猜你喜欢

  • 兴利除弊

    兴办有利事业,革除社会弊端。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原作【兴利除害】。《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房玄龄注:“正人之邪德。”《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也作【除害兴利

  • 陈少方

    【生卒】:1109—1130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同之。与兄陈长方同师从王蘋,时称王门二陈。外沉默而中健武,每商榷是非,虽好辩者不易屈。方淬砺奋发,以古人自期,突病疫而卒。 【陈少方作品 ==>】 

  • 《孙膑》

    史记原文: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

  • 黄华洲

    亦名皇华洲。在今四川忠县东二十里皇华村。《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得黄华水口,江浦也。” 清陶澍 《蜀輶日记》: “自忠州东下五十里有黄华洲,一曰皇华城,在大江中,周遭十余里,四面悬绝。汉临江县治也。《水经》 言: 江水又东得黄华水口,左径石城南,即此。李雄

  • 毋乙

    ?—920 五代后梁陈州(治今河南淮阳)人。宣传明教,声称“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信奉者渐众。贞明六年(920),组织起义,渐及千人,长吏不能治。后梁累发州兵讨捕,均为其所败,陈、颍、蔡三州悉为占领,因被推为天子。后梁增发禁军及数郡之兵合攻,他与董乙等八十余首领被

  • 破釜

    同“破釜沉舟”。明张煌言《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破釜烝徒义,持筹参佐才。”清吴伟业《下相怀古》诗:“太息取祖龙,大言竟非妄。破釜救邯郸,功居入关上。”【词语破釜】   汉语词典:破釜

  • 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二十卷成。

    自序云:“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副,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才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编建

  • 执法

    官名。(1)春秋战国执行法令之官。《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置酒后宫,淳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2)即“御史”。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东汉复。(3)三国吴置,分中、左、右各一人,掌平决诸官奏事。十六国后赵置大执

  •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介绍】:王维《济州过赵叟家宴》诗句。二句写赵叟家居景象。巷深,言其所居地僻。门闲,谓其交游稀少。斜晖,点明时间。高柳,喻其人格。静、疏,形容环境清幽。

  • 珲津

    【生卒】:?——1659姓萨尔图。蒙古族。崇德六年(1641)降于皇太极,隶蒙古镶蓝旗。进封至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任镶蓝旗蒙古梅勒额真。顺治初年入关,参与追击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山东、山西、四川、湖广诸省,曾攻克太原及所属十五州县、宝庆等地。顺治十五年(1658)从多尼征云南,次年战死。谥壮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