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太医下大夫

太医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医司长官,掌全国医药事务,并负责诊治帝、后及诸大臣疾患,由精通医道者充任。员一人,正四命。领小医下大夫、小医上士、医正上士、疡医上士、主药下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81)废。


【检索太医下大夫 ==>】 古籍全文检索:太医下大夫     全站站内检索:太医下大夫

猜你喜欢

  • 排山镇

    在江西省广丰县北部、丰溪北岸。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排山,人口3000。以村东群峰高耸排列而得名。1949年属天桂等乡。1958年设排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设镇。产稻、甘薯、小麦、油菜籽等。森林资源丰富。为县山羊主要产地。有石灰石、煤、膨润土、铁

  • 缓带之思

    《穀梁传.文公十八年》:“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杨士勋疏:“缓带者,优游之称也。”后因用“缓带之思”为表示求子心切之典。清姚鼐《伍母陈孺人六十寿序》:“〔杨孺人〕贤明而好义,急缓带之思,乃得生母陈孺人来归,生子瑛及光瑜。”【词语缓带之思】  成语:缓带之思汉语词典:缓带之思

  • 王甫

    【生卒】:?—222 【介绍】: 三国蜀广汉郪人,字国山。初仕刘璋为州书佐。刘备定蜀,为绵竹令,迁荆州议曹从事。随备征吴,军败秭归,遇害。 【王甫作品 ==>】 

  • 叱盧

    读音:Chìlú【源】 高车12姓有叱卢氏(60,62)。叱卢(一作叱灵)、斯引、出连为西秦3部落(27,70,242),当以部为氏。【变】 ①亦即叱灵氏(60,62)。亦作〔胏渥〕(425)。②作〔比卢〕、吐缶(242),均误。③后改为祝氏(12,27,60,70,242)。④北魏关中碑文上有吐卢氏(78),或吐卢、叱卢为同一姓。【人】 叱卢乌孤跋,西秦乞伏国仁时建武将(21,27)。历史上代北

  • 奥支水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或林西县境。《新唐书 白霫传》: “避薛延陀,保奥支水、冷陉山。”《方舆纪要》 卷18大宁卫: 奥支水 “出冷陉山南。下流入于潢河。《志》 云: 东胡之别种曰霫,唐时居鲜卑故地,保据于此”。

  •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树林。比喻个人的力量单薄,成不了大事。语本汉.崔骃《达旨》:“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见“独树不成林”。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我答应了他,但说:‘我一个人~,要几个人帮助才是。’”

  • 召准

    一作昭准。傣族土司属吏、小头目。领十余人。钱古训、李思聪《百夷传》:“领一什者,为昭准。” 【检索召准 ==>】 古籍全文检索:召准     全站站内检索:召准

  • 沈儿峪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南六十余里宁远乡道口河(道口沟),为定西通往兰州必经之道。《明史·扩廓帖木尔传》:洪武三年(1370),“太祖命大将军徐达总大兵出西安,捣定西。扩廓方围兰州,趋赴之。战于沈儿峪,大败,尽亡其众,独与妻子数人北走”。即此。

  • 预山

    一作豫山。即今独山。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十六里。《水经淯水注》 卷31: “淯水又南径预山东,山上有神庙,俗名之为独山也。”

  • 杨烈妇

    李侃妻。李希烈叛军谋攻项城,时李侃为令,欲逃,数遭妻杨氏指责,遂婴城固守,杨氏自爨以劳众,敌退,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