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兴镇

三兴镇

(1)在黑龙江省依安县西部。面积30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兴村,人口1210。1938年称三兴村,1949年设三兴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玉米、小麦、大豆等。有木材加工、皮革、建材等厂。公路通依安、依龙、富裕等地。(2)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北部,二干河、三干河畔,北濒长江。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兴,人口2600。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南桥镇,十五年在其南岸跨通常港设三省镇。1930年又在通常港两旁兴建新兴镇。1931年南桥镇改今名;后总名十二圩港镇。1958年统称今名,属常熟县。1957年置三兴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划入沙洲县(今张家港市)。1983年复为三兴乡,1993年改置镇。主产稻、小麦、棉花等。特产有刀鱼、鲥鱼、凤尾鱼等。有轻工、机械、化工、纺织、冶金、塑料等厂。有国内最大的氧化铅生产基地。西界港与十一圩汽车轮渡连接204国道,为苏南、苏中间交通要津。(3)在江西省万载县东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兴街,人口2920。南宋邬姓在此建村、垦田,其中一丘三百把(约12亩),取名三百丘。明初渐成集镇。1921年改名三兴,寓兴旺发达之意。1949年为礼裕、花塘等乡,1956年置三兴、万岁二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设三兴公社。1984年改置乡,2000年改置镇。产百合、芝麻等,是万载“三黄鸡”主产区。有三兴水库。有煤矿和机械、造纸、家具、石灰等厂和林场、水电站。芳万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营山县西北部。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兴,人口300。清代建场。因历经三次兴废始成集,故名。1951年设三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青山乡并入。1994年青山乡划出。盛产花生、生姜、油菜籽。有酿酒、农机、尼龙袜、榨油等厂和渔场。场北有宋代石刻。通公路。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乡苏维埃政府。


猜你喜欢

  • 苑川

    古地名。即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以汉置牧师苑于川内,故名。又以在汉勇士县境内,亦名勇士川。原为鲜卑莫侯氏居地。约东晋初,鲜卑乞伏述延(西秦国君乞伏国仁曾祖)破该部,迁居于此。其孙乞伏司繁立,于东晋废帝太和六年(371),为前秦苻坚所败,归降,苻坚以司繁叔乞伏吐雷为勇士护军,统镇其地。孝武帝宁康元年(373),以司繁破鲜卑勃寒功,受命镇勇士川。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其子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

  • 沈法会

    【介绍】: 北魏兗州人。善隶书。宣武帝在东宫时,侍书。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沈法会作品 ==>】 

  • 刘诜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应伯。神宗元丰间进士。历莆田主簿、知庐江县。徽宗崇宁中进大理丞,大晟府典乐。通晓音律,尝上历代雅乐因革及宋制作之旨,故委以乐事。累官太常少卿,纂《续因革礼》。 【刘诜作品 ==>】 

  • 刘怀珍

    【生卒】:424—486字道玉,平原(今属山东)人。初为州主簿,宋孝武帝,明帝世屡著军功,累迁至辅国将军、徐州刺史。顺帝时,沈攸之反,他遣军宿卫京师。齐国建立,历都官尚书、光禄大夫。永明四年卒。(,参见《南史》)【生卒】:420—482【介绍】:南朝齐平原人,字道玉。辟豫州主簿。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讨平司马顺则,让功不居。宋明帝时,累迁豫州刺史。与萧道成友善,道成辅政,征都官尚书、领军将军。道成即

  • 于翊

    须子。位至燕州刺史。

  • 棘城

    ①即春秋时郑之棘泽。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水经· 洧水注》: 禀水 “又东南径棘城北”。②三国魏属昌黎郡。在今辽宁义县西南砖城子。慕容廆即昌黎棘城人。《晋书·慕容皝载记》: “皝自征辽东,克襄平。……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 即此。③在今河北巨鹿县南。《方舆纪要》 卷15巨鹿县: “县南七里有棘城,一名棘家砦。《志》 以为即章邯所军之棘原也。”在今辽宁省义县西。三国魏属昌黎郡昌黎县。《晋书·慕容廆载

  • 周荣

    【介绍】: 东汉庐江舒人,字平孙。章帝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为安具草举奏窦景及与窦宪争立北单于事。窦氏深恶之,胁之不屈。及窦氏败,擢为尚书令、山阳太守。 【周荣作品 ==>】 

  • 孙皎

    ?—219 东汉末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叔朗。孙坚季弟静之子。始拜吴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人,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建安二十年(215),孙权遣吕蒙督兵取荆州三郡,事成,留皎委以后事。二十四年,蒙为大督袭南郡(治今湖北荆州)擒关羽时,以

  • 资悉波折逋

    官名。吐蕃官,掌帐册簿籍。

  • 朱楼翠阁

    朱:红色。翠:绿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元曲选外编.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他亲的是朱楼翠阁风流子,他敬的是白马红缨衫色新。”又有 ① 【画阁朱楼】。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