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特尔库勒峰

特尔库勒峰

在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清一统志·黑龙江》: 特尔库哷峰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三百里”。


猜你喜欢

  • 身无双飞翼

    比喻爱情受到阻隔。郭沫若《牛郎织女之歌》: “可怜身无双飞翼,可怜水上无行舟。”参见:○彩凤双飞翼 【检索身无双飞翼 ==>】 古籍全文检索:身无双飞翼     全站站内检索:身无双飞翼

  • 郭道镇

    清置,属沁源县。即今山西沁源县北郭道镇。在山西省沁源县中部。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郭道,人口6250。因郭姓首先在此开发居住,位于三岔路口交通要道处,故名郭道。1949年为沁源四区。1956年改郭道乡,1958年改公社,1972年改郭道工矿区。1973年复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定阳乡并入。沁河上游。产玉米、谷子、豆类。有煤炭等资源。有煤矿、炼焦等厂。汾屯公路经此。

  • 三真六草

    泛指各种书体。真:真书,即正楷。草:草书。南朝梁王彬与王志善于书法,受到时人的称誉。《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并列 真,真书,正楷。草,草书。泛指各种书体。语出《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王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例〕书法家们挥毫齐下,顷刻间~,令人眼花缭乱。△褒义。用于书法各

  • 金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东阳县置,为婺州治。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元和志》 卷26金华县: “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 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为东阳郡治。唐垂拱四年 (688) 改名金山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金华县。元为婺州路治。明、清为金华府治。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

  • 张祖年本年在世。

    据《四库全书•浙江通志》卷二三九。四库提要卷一二九:《道驿集》四卷,“国朝张祖年撰。祖年字申伯,汤溪人。是集其所自编,凡再易刊板乃定。卷一曰《正学阐微》,泛论四书性理诸书;卷二曰《正史阐微》,大致似胡寅《读史管见》;卷三曰《杂文提要》;卷四曰《杂著提要》,

  • 赶鸭子上架

    比喻勉强别人做力所不及的事。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兼语 比喻强迫别人去做能力够不到的事。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我向她解释,去

  • 葫芦峡城

    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清水河东。《明史地理志》 固原州: “北有镇戎守御千户所,成化十二年以葫芦峡城置。”

  • 剌钵制

    金初承袭辽“纳钵”制度,皇帝外出游猎称“刺钵”,或亦建行在,称行宫。熙宗在混同江及临潢好水川(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撒里乃(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北),海陵王在中都西南大房山、良乡(均在今北京市境)等处,均建有“刺钵”、行宫,射猎习武,以保持女真族服劳尚武的传统。但在刺钵中的政治活动已不多见,因而与辽“纳钵”有所不同。

  • 回郭镇

    在河南省巩义市西部。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8.3万。镇人民政府驻回郭村,人口2.6万。唐以前曾称灰坡头、回坡头。后人附会唐朝汾阳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时曾转战于此演称回郭头。明称回郭头镇,后简称回郭镇。1948年设回郭区,1950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镇。产小麦、玉

  • 景星明

    谓吉祥的征兆。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 “(内问介)请问那几种祥瑞? (屈指介) 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件件俱全,岂不可贺! ”●《史记·天官书》: “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精: 明。古代将景星、凤凰都视为吉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