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监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置,属仪州。治所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铜城乡。《宋史·食货志下》: “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置,属仪州。治所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铜城乡。《宋史·食货志下》: “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
读音:Xiàmén【源】 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见《国语》(4,7,24)。【人】 下门聪,春秋时晋大夫(4,7,11)。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曰: “《国语》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因氏焉。《世本》: 晋有大夫下门聪。”
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旧唐书·地理志》 洪杜县: “麟德二年移治龚湍。”
丁福保《全晋诗》卷四载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卷三载陆机《答潘尼》。
亦作郭薄罗屯。明末清初,达呼尔族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哩江) 以东。《清代中俄关系挡案史料选编》: 顺治十年 (1653),礼部尚书胡世安等题奏: “在郭薄罗屯西居往吴加喇姓甫喇等屯,进本年贡貂到京。”
有孝行。先后割股为母亲治病,割臂为婆母治病,又为婆目舐目病。婆媳互敬爱。
清初设太仆寺右翼牧厂,1936年改为太仆寺右旗,治所在上都河(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上都河)。1949年与明安旗合并设立明安太右联合旗。后又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并入正镶白旗和正蓝旗。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缝工上士佐官,正二命。
仗:倚仗。使:放纵。任性喝酒,言行狂傲。《北齐书.崔瞻传》:“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呵指切,在卿尤甚。”(诋呵指切:大声呵斥指责。) 也作【使酒仗气】。《南史.沈庆之传》:“(沈)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狂俊:狂妄而才智过人。
据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二〇:《醉红亭诗钞》一卷《诗余》一卷《文集》二卷《班余剪烛集》十四卷,“常安撰。常安姓纳兰,字履坦。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中以诸生补山西巡抚掾吏,寻擢理事同知。雍正初授山西冀宁道,累迁至贵州布政使。擢江西巡抚,
春秋战国时指今山东半岛的龙口、莱阳等市以东地区。《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