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石

燕石

《艺文类聚》卷六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斋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与瓦甓不殊。’”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作“华匮十重”,末有“主人大怒,藏之愈固”数语。

宋国有一个人,在梧台东面偶然得到一块“燕石”,他以为是宝玉,便把它放在巾箱之中,重重叠叠珍藏起来。周客看了,说是块石头。主人听了大怒,越发当成宝贝,藏得更为严密了。

燕石,是有花纹象玉的石头。据《山海经》上说燕山产婴石(即燕石)。后以“燕石”比喻不足珍贵的假古董,或用作对自己的作品或收藏珍玩的谦称。

唐.李白《古风》:“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壁。”

“燕石之珍”又可以讽刺人不识货的愚昧与固执。

唐.刘禹锡《杂兴诗.偶作二首之一》:“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这是反用“燕石”典故的一例。


【词语燕石】   汉语词典:燕石

猜你喜欢

  • 皂衣先人

    高句骊国官号。又写作“帛衣先人”。(1)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为高句骊王家官名,序列第八等级(《北史》、《周书》等言高句骊“大官”凡十二等,中无其名,仅见《新唐书》记有“先人”,为第十一等级)。位在※“使者”之下。(2)诸“大加”(“加”官号)亦自置此官,名号也达于王,犹上古中原地区卿大夫之家臣,但地位比王家皂衣先人低,“会同坐起”,皆不得与王家皂衣先人同列。

  • 读音:Fén【综】 春秋时楚有蚠黄(11,17,62)。或即蚡氏。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蚡”云:“楚之国(按:似当作‘同’。)姓,蚡冒之后,字亦作‘蚠’。《说苑》:‘楚有蚠黄,之晋,治七十二县。’”

  • 正言

    官名。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改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八品。其后多出居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诤之职。仁宗明道元年(1032)置谏院后,非特旨供职者不预规谏之事。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始专掌规谏讽谕,凡朝廷有阙失,大事则廷诤,小事则论奏,升从七品,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复为左、右拾遗,光宗绍熙二年(1191)复改左、右正言。明洪武十三年(13

  • 拜将台

    源见“韩信登坛”。指举行拜授大将礼仪的高台。清 孔尚任《桃花扇.修札》:“[末]从来名士夸江左。[生]挥麈今登拜将台。” 【检索拜将台 ==>】 古籍全文检索:拜将台     全站站内检索:拜将台

  • 智通

    唐僧。陕州安邑人,俗姓赵。隋炀帝大业中出家。太宗贞观中诏入翻经馆,与梵僧对译《千臂千眼经》。高宗永徽中又译《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呪》等经。

  • 美中不足

    谓事物虽好,但尚有不够的地方。明.吾丘瑞《运甓记.折翼著梦》:“只这一州未归掌握,杖击折翼,这是美中不足。”《红楼梦》五回:“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鲁迅《致何白涛》:“《田间十月》别的都好,只是那主要的打稻人太近于静止状态,

  • 禾黍伤萎

    源见“复风之报”。表示圣贤被谗,上天示警。唐 李白《寓言》诗之一:“圣贤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检索禾黍伤萎 ==>】 古籍全文检索:禾黍伤萎     全站站内检索:禾黍伤萎

  • 吴兆骞

    1631—1684 清江苏吴江人,字汉槎,号季子。顺治十五年(1658)以南闱科场案流放宁古塔,远戍二十三年。著述极富,仅《秋笳集》、《归来草堂尺牍》等得以刊布传世。《秋笳集》以充满爱国感情的诗作,描绘北疆风物和讴歌当地军民的抗俄斗争。吴兆骞 【检索吴兆骞 ==>】 古籍全文

  • 骄虏

    泛指边地强悍好勇的少数民族。宋苏轼《寄刘孝叔》诗: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参见:○天骄 【检索骄虏 ==>】 古籍全文检索:骄虏     全站站内检索:骄虏

  • 读音:chún纯狐氏,字姮娥,羿妻。(见《路史·国名纪》)西羌有纯氏。(见《唐书》)天竺庶姓有纯氏。(见《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