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鬼哭神号

鬼哭神号

神鬼俱哭。形容哭声凄厉,气象阴森恐怖。《水浒传》八九回:“是夜雷车火起,空中霹雳交加,端的是杀得星移斗转,日月无光,鬼哭神号,人兵撩乱。”清.李玉《一捧雪.代戮》:“看云寒日惨,鬼哭神号。”《痛史》一三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亦作“鬼哭神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野叟曝言》六六回:“登时满街市中雪片逃跑,俱说倭子杀来。愚民不知,竟有携妻挈子,出城逃避的。到得官府知道,闭城禁约,便纷纷的跳城头,钻水关,跌死溺死,不知其数,鬼哭神嚎,满城雪乱。”亦作“神嚎鬼哭”。元.无名氏《马陵道》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亦作“神号鬼哭”。元.无名氏《盆儿鬼》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有何神号鬼哭,怕甚上命官差。”《水浒传》六六回:“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


并列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恐怖悲惨。也形容声音大且杂乱,令人感到惊恐。元·杨暹《西游记·三本·九出》:“则听得~,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蔡东藩《前汉演义》卷31:“耳边又听得凄风飒飒,觱栗呜呜,俄而车驰马骤,俄而~,种种声浪,增人烦闷。”△贬义。用于描写恐怖。→呼天抢地 ↔引吭高歌。 也作“鬼哭神嚎”、“鬼哭狼嚎”、“鬼哭狼号”、“狼号鬼哭”、“狼嗥鬼叫”。


猜你喜欢

  • 水击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因以“水击”比喻前程远大。刘禹锡《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 田茂遇

    【介绍】: 清江南青浦人,字楫公,号髴渊。夏允彝弟子。顺治十四年举人,授山东新城知县,不赴。康熙间举鸿博,罢归。晚筑水西草堂,觞咏以终。诗文均有名。选有《燕台文钞》、《词坛妙品》。自著有《水西草堂集》、《清平词》、《绿水词》。 【田茂遇作品 ==>】 

  • 静婉歌尘

    源见“静婉”、“歌落梁尘”。指美妙的歌声。唐 温庭筠《题柳》诗:“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检索静婉歌尘 ==>】 古籍全文检索:静婉歌尘     全站站内检索:静婉歌尘

  • 吐鹘

    金代女真人常服中的束带。参见“金人常服”(1477页)。

  • 张大经

    1114—1198 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彦文。绍兴进士。知龙泉县,有善政。历任仪真知县、提举湖南常平、提点江东刑狱等职。巨豪犯法,严惩不贷。孝宗时,累迁监察御史、大理少卿、殿中侍御史。曾言民力竭、军士贫,乃当今大弊。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屡请祠。以徽猷阁学士

  • 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莫如忠(1509一1589)辞官归,自此绝意荣进,不再出。

    林景旸《明故通奉大夫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中江莫公行状》:莫如忠庚戌(1550)升贵州提学副使,投劾归,家居十五年。至丙寅(1566),“会庄皇帝即位,征召耆硕,言者复荐公。是时滁阳何柏泉先召入为冢宰,宣言莫公不起,何以称得人?而选部曹见台,欲以莆田蔡公例超拜公祭酒

  • 欧阳守道

    【生卒】:1209—? 【介绍】: 宋吉州人,初名巽,字迂父,改名后字公权,晚号巽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授雩都主簿,调赣州司户。江万里创白鹭洲书院,首聘其讲学;后应吴子良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又因万里荐,入为史馆检阅,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郎兼崇政殿说书。有《巽斋

  • 莫護

    读音:Mòhù【源】鲜卑人姓(17)。 【人】莫护跋,见《晋书》(17,62)。《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解》 注云:“鲜卑姓。晋有莫护跋,唐有莫护达干。”未详其他。

  • 朝霞岭

    在今湖北咸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2大田所: 朝霞岭 “在所东五十余里。巍峨高耸”。

  • 涪县

    西汉置。治今四川绵阳市东。两汉属广汉郡。三国蜀属梓潼郡。西晋改为涪城县。南朝宋复故,为梓潼郡治。梁为巴西、梓潼郡治。西魏改为巴西县。 【检索涪县 ==>】 古籍全文检索:涪县     全站站内检索: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