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晴县

天晴县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睛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西北旧津里;旧有依《辽史》误指在辽宁海城县境。辽灭渤海后,其民与睛州所属大多被辽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置嫔州(治所在海城县东北向阳寨)统之。

猜你喜欢

  • 汤祷桑林

    《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汤逢大旱以身祈雨,后因以“汤祷桑林”谓仁德爱民。汉 荀悦《申鉴.杂言上》:“汤祷桑林,邾迁于绎,景祠于旱,可谓爱民矣!”

  • 十战十胜

    谓每战必胜。《管子.七法》:“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史记.龟策列传》:“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 并列 形容每战必胜。《管子七法》:“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百战百胜。”△褒义。

  • 海孜

    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西部。属祁集镇。人口2000。原为赵、海二姓建村,名赵海孜,后习称海孜。产小麦、大豆、甘薯、棉花等。有酒厂、变电所等。青阜铁路经此设站,萧淮公路经此。

  • 黄庭坚本年所作文,较著名的有《毁壁》。

    刘壎《隐居通议》卷四:“宋至豫章宫,用功于骚甚深,其所作亦甚似,如《毁壁》一篇,则其尤似者也。朱文公为之序曰:‘《毁壁》者,豫章黄太史庭坚之所作也。太史以能诗致大名,而尤以楚辞自喜,然以其有意于奇也太甚,故论者以为不诗若也。独此篇为其女弟而作,盖归而失意于

  • 洪汝奎

    字琴西。湖北汉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咸丰中考取官学教习,参曾国藩军事,保用为江南道员,总理粮台事务。代两江总督沈葆桢治事,颇有声望。被荐举为两淮、广东盐运使,裁冗员、建义仓,浚扬州城河。坐三牌楼案革职遣戍。 【生卒】:?—1886 【介绍】: 清湖北汉阳

  • 金使至宋行在。

  • 西楼

    辽代地名。史有两记,一曰:“辽有四楼,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龙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岁时游猎,常在四楼间。”(《辽史》卷1166)一曰:祖州(今林东镇南60里石房子)“本辽右八大部世没里地,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后因建城,号祖州。”(《辽史》卷37)今人据此,亦持两端。有人以为,“西楼是世里的变音,是世没里的简称。世没里本音为世里没里,即西拉木伦。至今巴

  • 王均妻汤氏

    宝山(今属上海)人。丈夫死,被迫改嫁,自杀。

  • 张良山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寰宇记》卷144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十里。山有张良走马路。至今不生草木”。《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八里。峰峦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间有一横径,多马迹,俗传子房曾息兵于此”。

  • 梅维明

    【介绍】:见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