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十五日,孔齐作《杂记直笔》。

十五日,孔齐作《杂记直笔》。

其时孔齐上虞移居鄞县之东湖上水方两年。据《至正直记》卷三“议肉味”条,知其由上虞移居鄞县,在至正十七、十八年间。《直笔》者,乃孔齐为己所撰之《至正直记》所作小序。《至正直记》之撰,非一时所为。如《至正直记》卷一“罗太无高节”,为至正丁酉(1357)所记,其时孔齐尚寓居上虞。又卷二“寓鄞东湖”条云:“予以至正春二月,寓鄞之东湖上水。……今又为他人所夺,意何时而已耶。己巳闰十月二十五日记。”按:元顺帝至正无以“己巳”纪年者,以其“闰十月”考之,当为“乙巳”之误。则《至正直记》之撰,前后凡十馀年。孔齐《杂记直笔》:“杂记者,记其事也。凡所见闻可以感发人心者,或里巷方言可为后世之戒者,一事一物可为传闻多识之助者,随所记而笔之,以备观省,未暇定为次第也。至正庚子春三月壬寅记,时寓鄞之东湖上水居袁氏祠之旁。”孔齐,字行素,号静斋,别号阙里外史。山东曲阜人,随父迁居溧阳。生于大德、至大间。早年出赘钱塘吴氏,后归家。元末兵兴,避居上虞,后又徙居鄞县。著有《至正直记》四卷,今存《粤雅堂丛书》本。归有光《静斋类稿引》:“余恬于世味,雅好流览,一日过别业,得是编于乡塾学究家。按其书盖至正间旧物,历世绵远,已不免有模糊脱漏之患。因携归就而读之,乃知是公本洙泗苗裔而流寓平陵,家世奕叶簪缨,非编甿白屋之比。顾其时丁胜国末造,兵燹猬兴,人无宁宇,于崎岖避地之际,备得人情物态之详,笔诸简牍,久而成编。虽其文未雅驯,而持己处家之方,贻谋燕翼之训,亹亹乎有当乎道,诚举而体诸身心,见诸行事,即进而亟于古人不难。余故喜而手录焉,且为订其舛讹,以俟付之剞劂,以广其传。嗟乎!鸿谟宝训,非不足诱人于善,而感悟之速,不若目前近效为有征;金科玉条,非不足禁人于恶,而警惧之深,不若世人报应为可信。《诗》曰:‘杨园之道,猗于亩邱。’兹固余欲梓行之心,盖亦静斋氏垂示之心也。不揣芜陋,敬揭其大指于简端,不识知道者以为然否?时嘉靖三十八年六月甲子,归有光跋。”四库提要卷一四三:“《至正直记》四卷,一曰《静斋类稿》,元孔齐撰。齐字行素,号静斋,曲阜人。其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元未,又避兵居四明。其仕履则未详也。是书亦陶宗仪《辍耕录》之类,所记颇多猥琐。中一条记元文宗皇后事,已伤国体。至其称:‘年老多蓄婢妾,最为人之不幸,辱身丧家,陷害子弟,靡不有之。吾家先人,晩年亦坐此患。’则并播家丑矣。所谓直记,亦证父攘羊之直欤?别一本题曰《静斋直记》,其文并同,惟分四卷为五卷,而削去各条目录,盖曹溶《学海类编》所改窜也。今附著于此,不更存其目焉。”

猜你喜欢

  • 西利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贞观十一年(637)改微州。

  • 周碏

    【介绍】:大中间庐山布衣。今存颂宣宗复兴佛教诗《题东林寺》2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入。

  • 掩人耳目

    掩:遮盖。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谓以假象掩盖事实,蒙蔽别人。《宣和遗事》前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西游记》一六回:“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镜花缘》一三回:“惟恐

  • 建武校尉

    官名。三国吴孙权赤乌 (238—251) 中置。领兵。《三国志·陆逊传》: “逊卒时,(陆抗)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官官,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与驻守。《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送葬东还。”

  • 洛阳中州路东周墓

    东周时期周人墓葬群。1954—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发掘了二百六十座东周墓, 其中除四座为洞室墓外,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墓。竖穴墓中有二百三十七座为南北向,头多向北,余为东西向,头向西或向东。据1959年出版的发掘报告《洛阳中州路》,全部随

  • 周光

    【介绍】: 东晋汝南安成人。周抚弟。年十一,王敦以为宁远将军、寻阳太守。王敦、钱凤反,率众应之。既至,敦已死,遂捕钱凤赎罪,故得不废。成帝咸和二年苏峻乱,随温峤讨之。力战有功,赐爵曲江男。卒官。 【周光作品 ==>】 

  • 焚身之齿

    借指招致祸患的贿赂。唐沈仲《象环赋》: “取其焚身之齿,奋其截肪之色。” 参见:○象齿焚身 【检索焚身之齿 ==>】 古籍全文检索:焚身之齿     全站站内检索:焚身之齿

  • 陆氏庄荒

    唐 李冗《独异志》卷下:“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田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此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后遂以“陆氏荒庄”为在科举

  • 按甲休兵

    屯兵休整。《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后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许婚借援》:“将军可按甲休兵,退一箭之地。”亦作“按甲寝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呼庚癸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 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 氏……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以“呼庚癸”表示请求接济粮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