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康王赵构即皇帝位于南京。

康王赵构即皇帝位于南京。

《纲鉴易知录》卷七七:“五月,康王皇帝位于南京,大赦,改元。吕好问谓邦昌曰:‘天命人心皆归康王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罪致讨,悔可追邪!’邦昌乃复遣谢克家往奉迎。王时雍曰:‘骑虎者势不得下,所宜熟虑。他日噬脐,悔无及矣!’邦昌不听。克家至济州劝进,王不许,张俊曰:‘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早正大位。’既而邦昌又遣蒋思愈等持书诣济州,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尔,非敢有他也。’王复书与之,而谕宗泽等,以为‘邦昌受伪命之人,义当诛讨;然虑事出权宜,未可轻动,合移师近都,按甲观变。’泽复书谓:‘邦昌纂乱,踪迹已无可疑。今二圣、诸王悉渡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知,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不可不断。’好问亦遣人来言:‘大王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邦昌又遣谢克家及王舅忠州防御使韦渊,奉大宋受命宝诣济州,复以手书号太后曰元祐皇后,入居禁中,垂帘听政,以俟复辟。克家等至济州,王恸哭受之,命克家还京办仪物。皇后太常少卿汪藻草手书告中外,俾王嗣统,其略曰:‘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乃天意,夫岂人谋!’济州父老诣军门,言:‘州四旁望见城中火光属天,请即皇帝位。’会宗泽及权天府朱胜非来言:‘南京,艺祖兴亡之地,取四方中,漕运尤易。’王遂决意趋天府。既发济州,鄜延副总管刘光世自陕州来会,王以光世为五军都提举。西道总管王襄、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皆以师来会。王至应天,邦昌来见,伏地痛哭请死,王抚慰之。王时雍等奉乘舆服御至,群臣劝进者益众。王命筑坛于府门之左,五月庚寅朔,王登坛受命。毕,恸哭,遥谢二帝,遂即位于府治。改元建炎,大赦。是日元祐皇后在东京撤帘。”《宋稗类钞》卷一:“高宗好养鹁鸽,躬自放牧,有士人题诗曰:‘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高宗闻之,召见士人,即补以官。”

猜你喜欢

  • 张彻

    【生卒】:?—821唐贝州清河人。宪宗元和四年进士。累官至幽州节度判官。穆宗长庆元年,诏以为监察御史。行至中道,会以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诏彻归幽州幕,迁殿中侍御史。弘靖至镇数日,军乱,尽杀其从事,独以彻长者,囚之。彻出门骂众,遂被害。

  • 冶长非罪

    《论语.公冶长》: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宋.邢昺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孔子认为,公冶长这个人虽然进了牢狱,但他是被陷害诬告的,实在并没有罪。孔子因此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用为咏蒙冤入狱之典。唐.毛明素《与琳法师》诗:“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骆宾王《畴昔篇》诗:“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 霸上棘门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汉文帝六年,匈奴入侵。刘礼屯军霸上;徐厉屯军棘门;周亚夫屯军细柳。天子劳军,先后至霸上,棘门、细柳视察,治军严整的周亚夫得到赞扬。

  • 九头山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九头山,“《寰宇记》云,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 ②即九斗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史记项羽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 《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

  • 两分青镜

    源见“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分离。宋 程垓《洞庭春色》词:“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检索两分青镜 ==>】 古籍全文检索:两分青镜     全站站内检索:两分青镜

  • 鲁密郭宗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格宗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郭宗土百户。

  • 大未必佳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李膺)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指通禀接见)。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字),与君先人伯阳(指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一代接一代)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 杨文骢

    【生卒】:1597—1646 【介绍】: 明贵州贵阳人,字龙友。万历末举人。崇祯时官江宁知县,被劾贪污,夺官候讯。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当国,用文骢监军京口。弘光元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清兵渡江,文骢败走处州。投唐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隆武二

  • 南慈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慈州置,治所交趾县(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牛后:指牛的屁股。鸡嘴虽小,却能自由地啄食啼鸣;牛屁股虽大,却常挨鞭挞。后因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肯在小范围里独立自主,发挥才干,不愿在大范围里受制于人,无所作为。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我与你相从几年,你岂不识我?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其他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宁可在小范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