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之洞、李文田等在京师以博洽闻。

张之洞、李文田等在京师以博洽闻。

《十朝诗乘》卷十九:“京师论翰詹中能文学者有二人,张广雅、李若农也。别有半人者不得其名,或疑为周荇农(按:寿昌),周亦闻之,因深恶此语。自曹文正主殿廷考试,偏重楷法,翰詹但工卷摺而已。之数君者犹知务学,若农尤博赡。”

猜你喜欢

  • 隰成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柳林县西南穆村镇。东汉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南。武帝时改置为隰成侯国。后国除仍为县,东汉省。

  • 废国向己

    并列 损害国家,谋取个人利益。语本《国语晋语一》:“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贬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损公利己

  • 万骑

    匈奴军政单位、官名。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直至左、右大当户、骨都侯,大者统领万余骑,小者统领数千骑,统称“万骑”,其长亦称“万骑”。下设有千长、百长、什长。匈奴前期,统领“万骑”者凡二十四长。 【检索万骑 ==>】 古籍全文检索:万骑     全站站内检索:万

  • 陈恒弑君

    《春秋.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齐简公)于舒州。”按,齐君无道,大臣陈恒出于被迫将其弑除,因此《春秋》只书“齐人”;但《左传》则书“齐陈恒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这恨怎吞,强书为陈恒弑君。”【词语陈恒弑君】  成语:陈恒弑君汉语词典:陈恒弑君

  • 司马惠安

    灵寿子。袭爵。历桑乾太守、太尉谘议参军事。卒。

  • 弗踢奚城

    又作弗提斤。即明弗提卫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明太宗实录》卷155: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戊子,“上闻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饶,命指挥塔失往治弗提卫城池。令军民咸居城中,畋猎孳牧从其便”。后废。

  • 讲经文

    文体名。汉魏六朝以来,佛家多以“唱导”、“转读”等方式宣扬教义,弘广佛法。“转读”为自印度传来的讲经方式,其特点是抑扬其声以讽诵经文,“以哀婉为入神,用腾掷为轻举,致使淫音婉娈,娇弄颇繁”(《高僧传》卷一四),也就是以悦耳动听的声腔,吸引俗家子弟,并逐渐成为伎艺化的讲经。至隋唐时,仍沿袭此风并逐渐发展为新的讲经形式——俗讲。敦煌石室保存下来的讲经文,正是释氏佛门以大众化方式讲唱佛经的底本,它使往昔

  • 黄雀报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后因以“黄雀报”指感恩图报。唐储光羲《上长史王公责躬》诗:“

  • 苏莫遮

    又作苏摩遮、苏幕遮、飒麿遮。唐歌舞戏名,教坊曲名。本为*泼寒胡戏所奏乐曲,源于中亚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周时由龟兹传入。玄宗时,宰相张说有《苏摩遮》诗,描绘泼寒胡戏情态。敦煌曲子亦有《苏莫遮》,题作“大唐五台曲子词五首,寄在苏莫遮”。至宋代遂变为

  • 五塘镇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北部。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5.9万,9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五塘街,人口 3080。古称站圩,宋横山寨曾移此。古时10里为一塘,南宁至此50里,故名。1950年设邕宁县二区。1958年改红旗公社,1959年改五塘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并产凉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