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于瑰,原作“于玙”,徐氏考云:“《广卓异记》引《登科记考》:‘于瑰,大中三年状元

于瑰,原作“于玙”,徐氏考云:“《广卓异记》引《登科记考》:‘于瑰,大中三年状元

弟玙,大中七年状元及第。”当作“于瑰”,考《唐诗纪事》卷五十三于瑰条云:‘瑰字正德,敖之子也,大中七年进士第一人。’《旧唐书》卷一四九《于休烈传》云:‘敖四子:球、瑰、珪、琮,皆登进士第。’又《新唐书》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于敖子有球、珪、瑰、琮,并无玙名。而于瑰之名并见《东观奏记》卷上,亦谓其为前进士。则大中七年之状元于玙,实即于瑰之误,宜据《唐诗纪事》更正。卷二十七页十六附考据《旧唐书•于休烈传》录于瑰。今知于瑰为大中七年状元,附考所录应删。”今更正并删并。

猜你喜欢

  • 葉赫那拉

    读音:Yèhè'nàlā【综】 清满洲人姓,或为那拉氏之分支。清世宗舒妃为叶赫那拉氏(72)。叶赫那拉古尼音布,清满洲正蓝旗人,历任锦州副都统、吉林将军、杭州将军(254)。又,清满洲正蓝旗中有叶赫那喇氏(72)。〔叶赫那喇〕似即叶赫那拉之异译。叶赫那喇瑞麟,清满洲正蓝旗人,咸丰中官礼部尚书兼镶白旗蒙古都统,同治中历官两广总督、文华殿大学士(61,72)。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 提举左八作司

    官署名。元置,掌出纳内府毡货,柳器等物。其官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见《元史·百官一·提举左八作司》。官署名。元置,秩正六品,隶工部。掌出纳内府毡货、柳器等物。设官同提举右八作司,参见该条。

  • 乌揭

    又称呼揭、呼偈、呼得。古族名。位于乌孙西北,与丁零、坚昆相邻。从事畜牧业,出好马,产貂。初见于汉文帝时。宣帝时,匈奴内讧,其首领一度称呼揭单于,旋被匈奴郅支单于击败。三国时,仍活动于故地。 【检索乌揭 ==>】 古籍全文检索:乌揭     全站站内检索:乌揭

  • 碱厂区

    旧区名。1952年由本溪市设置。在今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部。区人民政府驻碱厂。1956年撤销,并入小市区。

  • 严助

    【生卒】:?—前122【介绍】: 西汉会稽吴人。严忌子,或云忌族子。本姓庄,东汉避明帝讳,改严。举贤良,对策善,擢为中大夫。曾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武帝从严助议,使以节发兵会稽,救东瓯。建元中拜会稽太守。后与淮南王刘安厚相交

  • 斗六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治。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有“柴里斗六社”。康熙《诸罗县志》作“斗六门街”。本是洪雅族的一个社名,后简称“斗六”或“斗六门”。清光绪十九年(1893)云林县移治于此。日本占领后于1901年设斗六厅,1920年设斗六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斗六镇

  • 汉初县

    南齐置,属东宕渠郡。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县南青居镇。梁大同中为新兴郡治。西魏属清居郡。隋属涪陵郡。唐武德初属合州,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南充县。 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南充市东南青居。属东宕渠郡。西魏改为青居县。隋开皇初复

  • 傅武仲

    东汉时傅毅,字武仲。富于文才,擅写长篇辞赋。刘禹锡《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 禁从

    官场用语。宋朝称翰林学士等高级侍从官为禁从。

  • 内府少监

    官名。即少府少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少府少监。官名。见“内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