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三五
源见“东涂西抹”。指自己少年得意的时光。宋张孝祥《浣溪沙.再用韵》词:“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阿婆三五笑春风。”
源见“东涂西抹”。指自己少年得意的时光。宋张孝祥《浣溪沙.再用韵》词:“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阿婆三五笑春风。”
【介绍】: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历任户部郎中、谏议大夫、苏州、同州刺史等职。乾符元年(874)授右散骑常侍。与皮日休等有唱和。《全唐诗》存诗2首。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元和志》卷13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却波村(今交城县)。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属吕梁市。面积 1822 平方千米。人口20.9万。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天宁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晋阳县置交城县,因汾、孔二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十一月(1910.12)在天津创刊。由《北洋法政学报》改名而成,体例稍变,为综合性刊物。北洋官报局主办,吴兴让主编。专辟宪政类栏目,鼓吹君主立宪。三年十二月停刊,共出四十三期。 【检索北洋政学旬报 ==>】 古籍全文检索:北洋政学旬报 全站站内
作《六条诏书》及《大诏》。《周书》卷二三《苏绰》:“(大统)十年,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时宇文泰“欲革易时政”,命苏绰“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又为《大诏》。本传云:“自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欲革其弊,因魏帝祭庙,群臣毕至,乃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宋 ⑤劉骏 建康 世祖 武 2 2大明3年 北魏 ⑤拓跋濬 平城 高宗 文成 4 3太安5年 北凉 ⑤沮渠安周 高昌 1 承平17年 仇池氐 (16)楊元和 白水 5年 柔然 ⑤吐賀真 15年
按,《魏志•刘劭传》卷二十一裴注云“袭撰《统<昌言>表》”,仲长统撰《昌言》未竟而卒,缪袭为之补成全璧,上表献之当在仲长统卒后,姑系仲长统卒一年后。
战国时惠施的名辩命题。与“大同异”相对。参见“大同异”。 【检索小同异 ==>】 古籍全文检索:小同异 全站站内检索:小同异
见“求亲靠友”。[例]儿子得了奇病,他~,才筹了一笔巨款,把儿子治好。
官名。唐朝京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东都 (洛阳) 武库署次官,隶卫尉寺,各置二员,从八品下。
①泛指征发徭役。《唐律疏议》卷十三:“凡科差,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七:“比来抚绥者不得人,但有科差,不论贫富,一概烦扰,致耕获失时,衣食不给,不得已乃至逃亡。”②元代赋税名目。北方按户征收,包括包银、丝料、俸钞三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