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琅邪台

琅邪台

台名。(1)战国初越王勾践筑。《史记·秦始皇本纪》:“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观台以望东海’。”(2)战国时齐威王筑。为齐国君臣祭祀四时主神的场所,地在琅邪山麓。倚山背流,其高九仞。齐宣王游其上,三月不返。(3)秦始皇筑。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行至琅邪,居三月,作琅邪台。因赤孤山为基,于山上叠石为台,分三级,上级高三丈,刊石刻文,纪秦功德。


【检索琅邪台 ==>】 古籍全文检索:琅邪台     全站站内检索:琅邪台

猜你喜欢

  • 跋距

    腾跳。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工,牛工换牛工,但不计较劳动力的强弱。有时也进行不同工种的换工,称之为“瓦把”。

  • 孫紫

    读音:Sūnzǐ【综】 彝族姓。丁惹、基默吉毅、倮米等家支均有孙紫姓。属丁惹家支的亦称〔米姑孙紫〕,属基默吉毅家支的亦称〔姆乌孙紫〕,属倮米家支的又称〔既古孙紫〕。云南宁蒗、兰坪等地均有此姓(375)。

  • 保合

    即“保和”(1681页)。

  • 甲子关

    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甲子镇。明属海丰县,洪武五年(1372)设巡司于此。

  • 宋子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前251),栗腹伐赵,“至宋子”。同书《刺客列传》:秦灭燕,“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正义》:“宋子故城在赵州平棘县北三十里。”即此。秦置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即今河北省赵县东北宋城村。《史记·燕世家》:燕王喜四年(前251年)攻赵,“燕军至宋子”,即此。西汉初置宋子侯国。

  • 小宗人

    官名。周代置。大宗人之属官,掌宗庙祭祀礼仪。一说即“小宗伯”。《礼记杂记》:“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郑玄注:“相,相主人礼也。命龟,告以所问事也。” 【检索小宗人 ==>】 古籍全文检索:小宗人     全站站内检索:小宗人

  • 掌狄隶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下大夫掌狄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 赵模

    【介绍】: 唐人。太宗贞观间为太子右监门府铠曹参军。工书,尤擅临仿、模拓。曾与冯承素同临王羲之《兰亭序》。书迹有《高士廉茔兆记》,笔法方整娟秀。 【赵模作品 ==>】 

  • 音登额

    【生卒】:?—182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鲁氏,字健斋。嘉庆间以侍卫镇压李文成起事。道光初官至叶尔羌办事大臣。张格尔之乱,殁于军。谥刚节。 【音登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