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非
【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此当以名氏为氏,系出妫姓。
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
【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此当以名氏为氏,系出妫姓。
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三华镇附近。《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桂丫山巡检司,初治茶园铺,后迁南浦。”
《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副词,接连。贾,通价。春秋时,有个善相马的人,姓孙
【介绍】: 宋大名人。仁宗嘉祐中为襄陵令,视事终日无倦色,未半岁,刑清讼简,政恬俗熙。簿书之外,每有所设施。后以忧去,民追思之。 【扈周卿作品 ==>】
为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群之一。包括太平岛、鸿庥岛及敦谦沙洲等岛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铁沙礁。1947年改名郑和群礁,为纪念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而命名。 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群之一。为纪念明郑和出使南洋,1947年命名为郑和群礁。包括太平、鸿庥等岛及许多礁滩,以太平
【生卒】:1453—1521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材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晋州知州,教民种植,兴学校,修城垣,民德之。正德初,官山西布政使,以拒贿刘瑾,落职归。瑾诛,起广西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山东。
【介绍】: 宋河南人,字士龙。登进士第。知乾州,提点益州路刑狱,奏弛引江溉田之禁。仁宗庆历中,除河北转运使,以平定王则功,除知凤翔府。累迁尚书工部郎中,以疾知华州,卒。 【郑骧作品 ==>】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陈峒山“脉自庾岭而来,势如卓旗。山侧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生卒】:1408—1455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仲舆。宣德八年进士。任刑部主事,历郎中。从征入闽,以功授右佥都御史,镇守真定。改巡抚延绥,卒官。 【陆矩作品 ==>】
①落在地上。张籍《惜花》:“蒙蒙庭树花,坠地无颜色。”②《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后因以“坠地”谓道德、地位等衰落、丧失。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卷上《常重胤》条云:“重胤者,粲子也。僖宗皇帝幸蜀,回銮之日,蜀民奏请留写御容于大圣慈寺。其时随驾写貌待诏,尽皆操笔,不体天颜。府主陈太师敬瑄遂表进重胤。御容一写而成,内外官属,无不叹骇,谓为僧繇之后身矣。宣令中和院上壁,及写随驾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