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毂击肩摩

毂击肩摩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子。车碰车,肩摩肩。形容行人车马来往拥挤。《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官场现形记》八回:“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亦作“肩摩毂击”。《梁书.武帝纪上》:“媒孽夸衒,利尽锥刀,遂使官人之门,肩摩毂击。”清.王士正《剑侠传.某中丞》:“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亦作“摩肩击毂”。清.王位坤《燕九竹枝词》之一:“帝城才过元宵节,摩肩击毂何更迭。”


并列 毂,车轮中心插轴的圆孔。摩,摩擦。车轮相撞,肩膀相挨。形容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语出《史记·苏秦列传》:“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例]每逢旅游旺季,北京市的各个名胜地方真是~,人们竞相饱览。△褒义。用于描写兴盛。→摩肩接踵。也作“肩摩毂击”、“击毂摩肩”、“架肩击毂”、“摩肩击毂”。


猜你喜欢

  •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参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儒林外史》43回:“汤镇台道:‘且不要管他,‘~。’”

  • 敖尔布

    即“鄂尔布”(2049页)。

  • 读音:Jìn【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引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土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因地而异,有蒙古尔、蒙古尔孔(蒙古人)、察罕(汗)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古、树阿罗(一译勺哇绕)、卡日朗、土谷家、蒙古勒等。他称有达尔达、白鞑番、尕尕、霍尔(伙儿、呼尔)、嘉呼儿(尔)、土护家。旧称青海土人、西宁州土人、土民、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民和、大通、同仁等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其余散居青

  • 应贞

    【生卒】:?—269 【介绍】: 西晋汝南南顿人,字吉甫。应璩子。善谈论,以才学称。举高第,频历显位。晋武帝即位,任给事中。帝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累迁散骑常侍。以儒学与荀撰定新礼。有文集。 【应贞作品 ==>】 

  • 庾易

    【生卒】:?—495或496 【介绍】: 南朝齐新野人,字幼简。徙居江陵。志性恬隐,不交外物。历高帝、武帝、明帝三朝,征召皆不就。以文义自乐。 【庾易作品 ==>】 

  • 圆仁

    794—864 日本下野国都贺郡(在今木县)人,姓壬生氏。九岁时就大慈寺宏智出家,十五岁入比叡山师*最澄。唐开成三年(承和五年,838),随遣唐使藤原常嗣使舶入唐,至扬州。后入五台山(在今山西五台)巡礼,返回途中至长安,从元政学密宗经典,并从南天竺宝月学悉昙。大中

  • 闭口捕舌

    比喻所捕对象已在掌握之中,伸手可得。《晋书.张玄靓传》:“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连动 比喻敌方已被控制,不能逃脱。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岂容遁,

  • 观衅而动

    衅:缝隙,裂痕。窥伺敌方的空隙,乘机发动进攻。《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士会)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衅……间也。”《辽史.太宗纪上》:“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连动 衅,缝隙,裂痕。窥伺敌方的空隙,乘机发动攻势。《左传宣公十

  • 秦灵公

    怀公孙,其父昭子早死,前425年继其祖怀公即位。六年,晋于少梁筑城抗秦,派兵攻之。过七年,秦筑城籍姑。 【秦灵公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