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殡仪馆

殡仪馆

人死后停尸追悼的馆所就是 “殡仪馆”。这样的地方往往有焚化炉,告别遗体后,可随即将遗体火化。因此,今人谓 “殡仪馆”也可称 “火葬场”,二者同在一处,同司一事。比如武汉市,汉口 “殡仪馆”也可以叫汉口 “火葬场”,武昌 “火葬场”也可叫武昌 “殡 仪馆”。

此语之 “仪”,即谓仪式,也就是追悼会、祭奠、遗体告别等仪式。那么,“殡”是何义呢?

“殡”的意思是殓 ( liàn) 而未葬之义。所谓之 “殓”,即给故去之人穿好衣服放入棺内。《北史·高丽传》: “死者殡在屋内,经三 年,择吉日而葬。”故古人有 “丧心三载”之说。

《礼记·檀弓·下》: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 ( zōu) 曼父之母,乃得合葬于防。”意思是说,孔子幼时 ( 三岁) 父亲 ( 叔梁纥) 就死了,他不知父亲葬在哪个地方。他母亲 ( 徵在) 死后,便殡 ( 浅埋)在五父之衢那里。别人看见了,都以为孔子将其母葬了。实际上是孔子很慎重,那只是浅埋啊! 后来,孔子问了同母亲相邻友善的郰曼父的母亲,才知父墓地点,这样方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防那个地方。

从这段有名的文字里,可知 “殡”的含义。“殡”非 “葬”,在古代是棺柩停放在家里或浅埋于地下,三年以后择吉日安葬。现今火化,“殡”之义即泛言 “停放”,而后举行一定仪式再行火化,所以该处即谓之 “殡仪馆”。

现今,“殡”亦谓之 “出葬”,如言 “出殡”。

因 “殡”、 “葬”有关联,故亦连言为 “殡葬”,通言不别,析言则殊。


【检索殡仪馆 ==>】 古籍全文检索:殡仪馆     全站站内检索:殡仪馆

猜你喜欢

  • 吴兰庭裒其乾隆十四年至二十九年之诗为四卷,名曰《南霅草堂诗集》。

    据严元照《南霅草堂诗集序》(《胥石诗存》卷首)。[按,《胥石诗存》初名《南霅草堂诗集》]

  • 遇贤水

    在今广东徐闻县西北。《清一统志雷州府》: 遇贤水 “在徐闻县西北六十里。又南包水,在县西北七十里。源俱出双髻岭,流至南包铺前合流,由青铜港入海”。

  • 安河卫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五道河子附近。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所未详。辖有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河流域。后废。

  • 军正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尉迟惇曾任之。一说属夏官府。正四命。

  • 江东之

    字长信,歙(今安徽歙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由行人升御史。告发冯保、徐爵奸,受知于帝。上疏弹劾王宗载、于应昌诬陷刘台罪。出视畿辅屯政,奏驸马都尉侯拱宸从父强占民田,置于法。因争寿宫事。被贬为霍州知州。后累升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京中考查官吏。被弹劾罢官。复坐讨杨应龙败,黜为民。愤恨抵家卒。【生卒】:?—约1599【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长信,号念所。万历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首发

  • 黑城子镇

    在辽宁省北票市东北部。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黑城子,人口2200。原名宝城子,后因有黑三爷定居此地而称今名。1958年设黑城子公社,1982年改乡,1985年置镇。主产高粱、谷子等。有煤矿。有农机修造、筛片、综合加工等厂。北台公路经此。有辽代古城遗址。

  • 总河

    明清河道总督的简称。见“河道总督”。

  • 四星黎

    又称四差。孝黎支系的次分支。分布于今海南昌化江中游的宁运河、望楼溪一带及东方、白沙两市、县部分地区。保留民族特点较显著。男子结发髻于前额,妇女纹面,穿短桶裙,戴大耳环。 【检索四星黎 ==>】 古籍全文检索:四星黎     全站站内检索:四星黎

  • 龙丘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一》:龙丘“在黄冈县北一百二十里。宋陈慥居此,以地为号”。

  • 龚轺

    【生卒】:?—850唐人。进士及第。以诗名,又善鼓琴。武宗会昌五年,袖诗谒睦州刺史杜牧,牧谓其诗“有山水闲淡之思”。数年后以马惊堕地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