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東周(戰國)紀年 干支癸亥 公元前298年

東周(戰國)紀年 干支癸亥 公元前298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延 洛邑  赧王  17  
咸陽  昭王  9  
大梁  襄(哀)王  21  
新鄭  襄王  14  
邯鄲  惠文王  肥義 武靈王子
  頃襄王   懷王子
  昭王  14  
田齊 地(遂) 營丘  湣王  3 孟嘗君 26
曲阜  平公  17  
彭城  宋康王  31  
  帝丘  嗣君  27  
小西周  河南    116  待考
     730  
      825  
小東周     70  待考

月曆表(建子)               4416—355—1612911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歷
49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8
50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6
51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8
52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8 26 27 28 29      4.6
53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6
54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4
55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4
56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2
57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1
58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1
59 十一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30
60 十二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9

大事記

孟嘗君由秦逃回齊,仍為相。趙惠文王元年,以公子勝為相,封平原君。李兑專趙政。趙武靈王經過軍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後,於是年把君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何(惠文王),以肥義為相,輔佐朝政,自己稱“主父”為太上王,專心致力於武功,他的長子章(號安陽君)封於代,對於傳位極為不滿,政變在醞釀中。魏與齊、韓共擊秦於函谷,秦割河東三城講和,三國之兵乃退。秦伐楚,大破楚軍,斬首五萬,取十六城。


猜你喜欢

  • 慕容真安

    白曜少子。年十一,闻父下狱,欲自杀。家人以未知罪轻重劝止,真安以为父功高位重,小罪不至下狱,遂自杀。(,参见《北史》)北魏人,鲜卑族。慕容白曜子。闻父被执,以不忍见父之死而自缢,年十一。

  • 賀齊克哩

    读音:Hèqíkèlī【源】清时黑龙江下流赫哲族人姓(429)。

  • 阴识

    【生卒】:?—59 【介绍】: 东汉南阳新野人,字次伯。阴皇后之兄。从刘縯起兵,更始时以功封阴德侯,行大将军事。光武即位,迁侍中,封原鹿侯。帝每巡郡国,常留识守京师,委以禁兵。守执金吾,辅导太子。明帝时拜执金吾。卒谥贞。 【阴识作品 ==>】 

  • 熊过《熊南沙文集》八卷由严清刊行。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七集部类存目四著录熊过《熊南沙文集》八卷,提要曰:“是集乃隆庆戊辰严清所刻。前四卷为疏、序、书、记,后四卷为题跋、引传、碑铭、祭文、杂著。过留心经学,其文章亦列名八才子中。然集中诸作,大抵应酬之文也。”

  • 牛角之歌

    源见“宁戚饭牛”。扣牛角而悲歌,借指寒士自求用世。唐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夫牛角之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于传记。” 偏正 指穷士自求用世。语本春秋时宁戚的故事。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时扣牛角疾歌,而被桓公拜为上卿。典见《吕

  • 碾河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清一统志忻州》:碾河 “有二源,一出县东北巾字山,一出县东悬钟山,合流经县南二里入汾”。

  • 读音:Jì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昌黎、福建之宁德、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姓氏词典》据《新唐书》亦收,未详其源。唐代有净土。

  • 魏兴

    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早年丧父,与弟弟魏继宗同入伍从军。后为侍母退伍,卖柴为生。以米供母,自己食糟糠。 【魏兴作品 ==>】 

  • 通州镇

    在贵州省平塘县西部、党家坡南麓。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通星村,人口4370。通州,为重州音转。元于此置重州蛮夷长官司,后改为重州,隶金筑府。明初称通州里,清置纪眉长官司,清末废。1936年大塘县治迁此,复名通州。1941年曾为平塘县治,旋迁平湖镇。

  • 大石镇

    ①北宋置,属铜山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石笋乡东。 ②金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应县大石口村。 (1)古镇名。金以大石寨置,在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金史地理志》繁畤“镇七:茹越、大石、义兴、麻谷、瓶形、梅回、宝兴”,即此。(2)今镇名。(1)在重庆合川市中部、嘉陵江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