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
即湓口城。在今江西九江市区,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隋置湓城县。
即“湓口城”。
即湓口城。在今江西九江市区,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隋置湓城县。
即“湓口城”。
清山西长治人,字敏仲。顺治中,授福建守备,迁广东都司佥书,俱有功,再迁寻陵游击。三藩乱时,追叛军,力战阵亡。
【生卒】:?—前32 【介绍】: 西汉济南人,字君房。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宣帝时为中书仆射。元帝时为中书令,事无大小,由显决断,贵幸倾朝。谮害萧望之、贾捐之、京房、张猛等大臣,结党营私。成帝即位,迁长信中太仆,失势。后免官,徙归故郡,不食,途中病死。 【石显作
【介绍】: 明江西进贤人。学问赅博,操行高洁。门人受业,必先德行而后文艺,士风为之一新。人称忠文先生。有《诺谷文集》。 【包希鲁作品 ==>】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之,号花洲。理宗嘉熙间官大理寺主簿。淳祐中通判建康府,添差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有《学诗初集》。
亦称岭南路。北宋开宝四年(971)置,治广州(今属广东)。辖境约相当今广东、广西二省区。端拱元年(988)分为东西两路。 【检索广南路 ==>】 古籍全文检索:广南路 全站站内检索:广南路
汉.刘向《说苑.敬慎》:“〔常枞cóng〕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也?’常枞曰:‘嘻!是己,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老子的老师常枞与老子以舌存齿亡为比喻的对话,说明世间刚者容易摧折,柔者常能保存。后用“齿亡舌存”多比喻社会生活中人事关系上的这种道理。唐.皇
唐.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打油诗之名因此而来。见明.杨慎《升庵诗话》。打油诗是诗体的一种,又称俚俗诗、徘谐诗。后因称通俗诙谐,暗含讥嘲的诗为打油诗,也谦称粗俗之诗为打油诗。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瘦鹃(1895—1968)名国贤,字祖福,别署泣红、怀兰、紫罗兰盦主等,江苏吴县人。民国作家,著有小说《秋海棠》等。
即今岷江。《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川县:“玉垒山在县北三里。又有玉轮阪其下,汶水所经焉。蜀谓之玉轮江。”《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玉轮江在“县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县流经此,又南入灌县界。《江源记》:岷江自汶川转银岭合草坡河,至蚕崖入灌口分道而下。又由威至玉
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南五十里王口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南有王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