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将军
武官名。东汉建安初曹操置。魏、晋、南朝梁、十六国后赵、前凉及北魏、北周沿置。魏中坚将军率营兵,掌侍卫之责。齐王曹芳正始六年(245)曹爽毁中垒、中坚营,以兵属其弟中领军曹羲,嘉平六年(254)前复置此职。两晋时无营兵,魏晋均为四品。南朝梁时地位低下,属流外六班,为寒人所任之官。北魏时地位与魏晋相似,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从四品上,北周时为六命。
【检索中坚将军 ==>】 古籍全文检索:中坚将军 全站站内检索:中坚将军
武官名。东汉建安初曹操置。魏、晋、南朝梁、十六国后赵、前凉及北魏、北周沿置。魏中坚将军率营兵,掌侍卫之责。齐王曹芳正始六年(245)曹爽毁中垒、中坚营,以兵属其弟中领军曹羲,嘉平六年(254)前复置此职。两晋时无营兵,魏晋均为四品。南朝梁时地位低下,属流外六班,为寒人所任之官。北魏时地位与魏晋相似,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从四品上,北周时为六命。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笼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唐末废。唐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扶绥、崇左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笼州。宋属邕州左江道所领羁縻州。唐末废。
见“阁抄”。
横征暴敛。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 并列 指横征暴敛。宋邵博《闻见后录》卷28:“当~鞭棰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贬义。多用于描写统治者暴政方面。
亦作偏城郡。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延州。治所在广武县 (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中部和北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治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属夏州,延昌二年(513年)属东夏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属延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延安、甘泉、延长、子长等市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见“萧瑟瑟”(1999页)。
源见“挥戈回日”。指回天之力或力挽危局的手段。南朝 梁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诗:“想君愁日暮,应羡鲁阳戈。”王德钟《十九岁述怀》诗之六:“匡时挥尽鲁阳戈,天意如斯奈若何!”
文书名。上行文。清朝内务府所属各单位呈送府堂核办的文稿。主要内容有: 呈报、呈领各处庄头、园头交过地租、杂差银两及拖欠银两情况; 呈报、发放和奏销官员、兵丁、杂役、孀妇等米石、银两等。
湖广土司所蓄武装。明代湖广行省境内土司均拥此乡兵,史称土兵。其中湘鄂西土家族地区土兵尤众。其组织单位为旗,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土司或恃其加强统治,或藉以消除异己,或供政府征调作战。清代由土司控制的土兵数额大大缩减,或属土弁,或归营汛。 【检索湖广土兵 ==>】
【介绍】: 宋五原人,一说陇干人,字武之。少力学兵法。父战死,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与西夏战,据险布疑兵,所向必克。神宗召试骑射,迁路都监,徙鄜延、泾原。从攻河州,以军功累迁皇城使,为钤辖。后任通州团练使,鄜延总管。图画器用,皆刻“仇雠未报”字。与弟姚麟
见“扶老携幼”。宋陆游《读古乐府拟作》:“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逾城散走坠空壕,~山中号。”